2010-11-08 07:42:00 作者:李亮译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4日文章,原题:一度受禁的宠物狗反映中国的崛起 这条体型匀称的西伯利亚爱斯基摩犬名为“祥子”,受到主人的精心照料。它一天散两次步,享用着进口的美国玩具及理发工具。它每月的食物及护理费用高达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996元),还独占着好几层的狗舍和专用沙发。由于城市生活太无趣,主人还曾经开7小时的车,带它去内蒙古草原上玩。
从象征意义来讲,祥子不仅是一只狗,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这个国家完成从贫民到第一世界公民转变的标志。
20年前,北京很少有狗。但是现在,小狗护理店、宠物狗网站、养狗组织、小狗游泳池随处可见。近期,北京还兴起了以“带你的小狗来”为口号的电影院和酒吧。据北京有关部门的数据,目前,北京已登记在册的狗有将近90万只,这一数字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而未登记的狗则不计其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关于现代中国的故事。几个世纪以前,只有中国的精英阶层才养狗当宠物。而新中国建立之后,狗只用于看家、牧羊,把它们当宠物会被看作一种“资产阶级的奢侈行为”。而中国的经济复兴改变了这一切,至少是在一些大城市里。“人们过去只关心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不太热衷养狗。”祥子的主人邱女士说,“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变了,而且养狗也是减轻生活压力的办法。”
此外,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助长了这种养狗热情。年轻的夫妇养条狗陪唯一的孩子玩,而孩子已长大的夫妇,则靠养狗来打发空巢寂寞。
还有一些人则说,狗已成为生活品质日趋提升的北京人的身份象征。25岁的何妍(音)养了两条混血犬,分别叫“糖糖”和“果果”。她说,像她这样的北京年轻人被称作“狗友”,“狗已成为展示个人品味、结识趣味相投的人的一种方式”。而对那些钱财多于品味的阶层来说,拥有一只血统高贵的狗就如同驾驶一辆兰博基尼。去年,西安一位女子花费400多万人民币、派出30辆奔驰护送一只藏獒的事情,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当然,不是所有北京人都倾向于养狗。一个名为“城市禁狗”(意译)的博客就激起了爱狗者和那些认为狗“严重影响了他人正常生活”的人之间一场激烈的讨论。“生孩子需要计划,但狗却谁都能养吗?”该博客中一个帖子说,“拿少养孩子省下的资源来养狗?难道人的价值比狗还要小吗?”(李亮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