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2 14:45:00 作者:陈向阳 来源:瞭望
G20韩国首尔峰会与APEC日本横滨峰会已成历史,但尘埃一时尚难落定,余波荡漾不已,国际社会持续热议两场峰会,美国舆论围绕奥巴马总统的表现“患得患失”。峰会不仅展现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力量一长一消,而且,中方的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和得道多助,与美方的自私短视、不负责任和失道寡助,二者形成了鲜明对照,中美之间战略运筹的高下之分已见分晓。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与地区主导权,主要力量之间的战略博弈正向纵深发展。
盘点两场峰会成果,不乏积极性、建设性、前瞻性与指导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继续协力应对金融危机“后遗症”、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有助于增强G20的团结与长远发展,有助于促进亚太和平发展。G20《首尔宣言》再次确认“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目标,认可IMF投票权和份额改革方案,首次将发展列为峰会主要议题,承诺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APEC《领导人宣言》强调致力于“亚太自贸区”远景目标,《领导人增长战略》提出推动亚太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在两场峰会上的卓越表现备受国际社会肯定,为凝聚各方共识与会议成功发挥了突出作用。胡锦涛主席发表的三大重要讲话充满新意、令人回味,中国为国际社会共渡难关积极想办法,为“后危机时代”寻找出路、指引方向,为世界贡献“中国思想”。
胡锦涛主席在G20峰会发表《再接再厉共促发展》的讲话,强调各方要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站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这一讲话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建议:完善G20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强劲”增长是“首要任务”;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自由贸易、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通过平等对话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是长期和动态的过程,份额和投票权改革只是一个起点,以“公平择优”原则选择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层,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影子银行体系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应实施负责任的政策、保持汇率相对稳定;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建立“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协调,避免相互指责、公开对立。
同时,还郑重推介了中国新的发展大计,强调“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表示中国已明确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任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演讲,聚焦“亚太新兴市场国家”主题,开门见山地指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是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实事求是地主张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应立足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水平,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开放的发展”、“共同发展”、“内外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胡锦涛主席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讲话,着重就“世界经济增长”、实现亚太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阐述了“五大增长”理念:推动“平衡增长”,为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长期发展;鼓励“创新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实现“安全增长”,维护好经济发展成果。
对新形势下的APEC建设,胡锦涛主席提出三项主张: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亚太自贸区”研究;加快落实增长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APEC应与G20加强合作;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还重申了中国的周边与亚太政策,强调中国将继续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同各方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推动建设“和谐亚太”。
胡锦涛主席两场峰会的三大讲话,站在时代高度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立场,顺应全球化潮流,紧密结合中国自身“科学”、“和谐”与“和平”的发展实践,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治国理政经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现实针对性与长远指导性,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有力维护了中国“建设性与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2010年的G20与APEC两场峰会影响深远,凸显了“后危机时代”全球两大战略趋势,即“多极格局”雏型渐成、世界地缘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展望2011年,下一次的两场峰会将分别由法国与美国主办,各方将继续围绕“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与亚太地区主导权展开新一轮复杂博弈,中国将以“十二五”规划为依归,顺势而为、扎实进取、争取更大国际主动权。□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向阳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