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07:27:00 作者:毛玉西 来源:广州日报
11月30日,一名与会代表在观察坎昆气候大会会议中心的一个地球模型
1日,坎昆气候大会谈判进入第3天,这才是各国在气候议题上争夺的开始。专家们表示,无论是去年在哥本哈根还是今年在坎昆,“气候谈判”实质上都是一场艰难的“政治谈判”,各国都把国家利益置于考量的首位,而这次坎昆气候谈判的“碳政治”博弈正在逐步“转型”。对中国来说,这种转型既是考验,又是机会。文/本报特派坎昆记者 毛玉西、薛松
转型之一:
从环保话题到产业升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强世功接受本报采访时从“碳政治”的视角对坎昆气候大会进行了解读。
强世功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1997年达成的可操作的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使得环境问题转化为气候问题,进而在技术上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法律上产生了各国围绕“碳权”展开的全球政治博弈,由此形成全新的“碳政治”。
强世功认为,坎昆大会“碳政治”博弈的转型之一就是:各国对“碳政治”的理解或关注的重点在发生改变,原本的环保话题,如今日益变成了如何保证能源供应的产业升级话题,这将从技术层面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强世功指出,哥本哈根之前,大家关注全球变暖或者气候变化,都还是在环保话题的范畴之中。而如今,气候谈判借助“环保的东风”,开始逐步“升级”,逐步过渡到如今的产业升级的竞争中来。这也就是说,“碳政治”博弈正转向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当石化等可再生能源耗尽后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问题。所以说,应对气候变化实质上变成了产业升级的问题。
哥本哈根之后的中美关系开始增加了一个新的博弈领域——新能源领域。从美国角度讲,美国关注气候变化议题,希望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其实只是表象,从根本上是为美国新能源产业战略寻求出路,这将带动美国的经济再度转型。
转型之二:
博弈从欧盟转移到美中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认为,除了“碳政治”的内涵转型之外,“碳政治”博弈的力量也开始从欧盟转移到中美两个大国。
他认为,此前各种气候谈判或各种气候机制的设置,基本上都由欧盟主导的。而如今,中美之间的“碳政治”博弈,自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来开始凸显,这次坎昆更是备受各方关注。气候议题已经成为中美继军事、意识形态、经贸、汇率之后的另一个摩擦与磋商的重要领域。
强世功说,自从哥本哈根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强化环保、节能、减排等议题,也说明我国开始重视与美国方面的良性互动,强化两国在气候议题的合作,而不是扩大分歧。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希望借此占据未来新能源的主导权,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吻合。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从“高耗”到“低耗”的转变,迫切需要新能源技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写入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于“碳政治”博弈中中国未来作用的发挥,强世功认为,目前由西方主导的“碳政治”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压力,不如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坎昆“碳政治”:
中国由被动到主动
11月30日,中国官方代表团负责人表示,由于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一度陷入被动,我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积极的应对姿态。在坎昆展览馆NGO组织的展览区,写有“CHINA”标识的展台是现场为数不多的政府性官方展台。同样,在月亮宫酒店谈判主会场,也随处可见中国强化环保、恪守减排承诺的文件。此外,12月6日还将举行“中国日”活动,主动与各国在气候议题上加强交流,减少误解。
记者手记
今年坎昆会议“静悄悄”
连续3天来,记者奔走于坎昆气候大会的两个主会场——“月亮宫”与坎昆展览馆。记者观察到,与上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浓烈的“火药味”不同,这次坎昆气候大会“温和”了很多,似乎让许多此前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报道的媒体有些“无所适从”——缺乏场外抗议声等“火药味”的气候变化谈判,似乎变得平淡乏味。
坎昆气候大会开幕以来现场秩序一切都良好,记者并没有目睹NGO组织的抗议活动。
仔细想想,这次大会NGO组织的“静悄悄”还是有原因的。一是墨西哥政府吸取了上次哥本哈根的教训,采取“分拆”大会现场的方式,疏导了NGO接近政府谈判现场;二是坎昆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很多赴会环保组织闲暇之余,心情或许更放松一些;三是坎昆远离发达城市,远离欧洲,旅游者似乎不会花费高昂代价前来“捣乱”。当然,更重要的是,经历了哥本哈根大会的喧闹,NGO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复杂性认识趋于理性。 (毛玉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