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0 14:45:00 作者:赵洪超 来源:国际在线
近年来,随着中国同塞尔维亚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汉语热”在这个国家也持续升温。在塞尔维亚,不仅仅是语言学院和语言中学有汉语教学课程,非语言中学也开始了开设中文班的尝试。8日,在贝尔格莱德第八中学就组织了一场汉语教学公开课,对于非语言类中学开设中文班,这在塞尔维亚还是第一次。下面请听本台驻塞尔维亚记者赵洪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录音报道。
尽管开始学习汉语只有短短的4周,但中文班的学生们已经可以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这一方面得益于老师的精心教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们对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汉语班的博雅娜是第八中学四年级的学生,她说:“我之所以选择学习汉语,是因为我对汉语很感兴趣同时也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尽管汉语的声调对我们有些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学好。”
对于是否开设汉语班,第八中学校方曾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开设汉语班,这也是汉语班学生“人满为患”的原因。按照校方设置的教学计划,汉语班的规模在30人左右,但实际报名上课的人数却有近50人,甚至第八中学的老师也加入到汉语班学习汉语。化学老师斯拉加娜就是汉语班上的常客之一。斯拉加娜认为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她喜欢学习语言。她说:“我学习汉语一方面是汉语同其他的语言差别很大,很有意思,对我也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习俗,我们都知道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文明之一,也饱含智慧。”
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而文化又是语言学习的风景和动力。中文班的老师玛丽娜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在中国学习汉语,回国后她一直致力于汉语的教学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玛丽娜说:“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开始的时候是用塞语,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汉语之后,让他们自己通过简单的中文读物、歌曲等等了解中国文化,我认为这种方式是学生认知中国最好的办法,这也是学生们认为汉语课很有意思、对他们很有吸引力的原因。”
对于玛丽娜的教学理念,第八中学的校长伊伦娜也是大力支持。第八中学是塞尔维亚所有非语言类中学里第一所开设中文班的中学,伊伦娜表示,尝试开设中文班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八中走出去的学生能为塞、中两国的交流、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她说:“学校进行的这项开设中文班的改革,不是想让学生在今后上大学时选择中文专业,我们的目的是学生们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等,我认为在同中国的合作中,如果有一批在基础教育中就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有基本了解的人,会让我们两国间在各领域的合作更加完美。”
贝尔格莱德第八中学是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这所非语言类中学首开中文班,也获得了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以及塞尔维亚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与关注。中国驻塞大使魏敬华同塞教育部长奥布拉多维奇都出席了当天的公开课。魏敬华大使对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准确的汉语发音表示感叹,他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学好汉语,为今后促进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作出贡献。奥布拉多维奇则表示,他很高兴看到非语言类中学也能够开设中文班,这是对塞、中教育领域成功开展合作的见证。(记者 赵洪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