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4 07:41:00 作者:李修莉 来源:国际在线
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继续发酵 首相新闻主管库尔森辞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修莉):日前,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新闻主管安迪·库尔森 因卷入英国《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丑闻 宣布辞职,库尔森此前曾出任《世界新闻报》的高级编辑。库尔森辞职一事使4年前曝光的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再次发酵,引发了英国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世界新闻报》隶属默多克的媒体帝国“新闻集团”,是英国销量最大的周日版通俗小报。该报的非法窃听早在2006年就东窗事发,当时伦敦警方介入调查发现,该报负责英国王室事务报道的记者克里夫·古德曼和私人侦探格林·莫凯尔盗取了至少91部手机的PIN码,用以窃听包括威廉、哈利两位王子,以及多名王室成员助手的手机,被窃听的还包括上百名英国名流、政府高官、足球明星。因涉嫌非法侵入他人手机而遭到逮捕,两人在2007年被判入狱。
而《世界新闻报》坚称,古德曼和莫凯尔两人的行径纯属个人行为,英国报业申诉委员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因此,在当时,“窃听门”并没有波及古德曼和莫凯尔之外的任何《世界新闻报》人士,只有时任高级编辑的安迪·库尔森引咎辞职。如今,4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光表明,“窃听门”这张大网上挣扎的不只是古德曼和穆尔加里这2条小鱼。
库尔森现年43岁,2007年5月,从《世界新闻报》辞职后被保守党看中,担任该党首席联络官,并为保守党大选立下汗马功劳。而就在去年,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世界新闻报》记者肖恩·霍尔关于该报前任高级编辑库尔森要求他窃听电话的声明。伦敦警方随机在去年9月宣布重新审核《世界新闻报》窃听案的证据。库尔森还在去年11月作为证人接受了警方询问。虽然库尔森一直否认知晓电话窃听事件,称自己从未授权他人这样做。但日前,库尔森发布声明说,有关他在《世界新闻报》任职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报道不断出现,让他难以集中精力负责首相新闻主管一职,他表示,是时候做点什么了,他将会在几周内离职。
而对于库尔森辞职的原因,还有一些其它说法。有英国媒体报道,在新闻集团欲全面控股英国付费电视运营商BSkyB的关键时刻,集团高层担心库尔森的存在会影响新闻集团的商业利益,并且乐见库尔森辞职。不过,英国首相府已经坚决否认了这种推断。
另外,一些工党议员指责库尔森选择此时宣布辞职用心良苦,因为日前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再次就英国出兵伊拉克的诸多疑团接受伊拉克战争独立调查委员会问询。工党议员汤姆·沃森认为,布莱尔接受问询几乎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而保守党内部“刻意安排”库尔森在这一天辞职,是有意削弱这件事的关注度,转移公众视线。
主持人: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的独家早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世界新闻报》的记者通过“窃听”来获取爆料,并不断引发连锁反应,对于这些“小报”消息,英国民众的心理确实还是比较矛盾的。有消息称,库尔森唯一的新闻理念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搞到新闻。在他的影响下,《世界新闻报》为了博取读者眼球,不得不剑走偏峰,采用了极端的手段获取消息来源。只要是小报和“狗仔队”感兴趣的名人,《世界新闻报》的记者绝不放过, 甚至“黑”掉其手机。
而另一方面,那些备受小报关注的爆点,也是其独有的卖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民众窥视王室和名人隐私的心理。2009年7月,英国《卫报》还曾披露,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报纸公司向《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事件的一名受害者支付了70万英镑(约合110万美元)的赔偿。有媒体人士批评,《世界新闻报》是害群之马,严重影响了英国媒体行业的公信力。目前不少英国政界人士也在不断呼吁警方重新撤查窃听门事件。应该说,在“窃听门”这一丑闻中,新闻的公信力与合法性,媒体与政府的暧昧关系,再一次困扰着英国受众。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