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苏丹公投初步结果公布 98.83%的人支持南部分离

2011-01-30 16:24:00    作者:   来源:中新网  

 新华网快讯:根据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30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初步结果,98.83%参加公投的人支持南部从苏丹分离。

    延伸阅读

    广州日报报道:

    1956年独立的苏丹将进入新的历史。苏丹为何会走到如今的局面,苏丹南部为何要就独立公投

    看苏丹苏丹“南北差异”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国土面积超250万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积最大国。苏丹全国人口约4000万,其中,黑人占52%,阿拉伯人占39%。70%以上的苏丹人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苏丹南方居民则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另有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南方人口约占苏丹总人口的20%。

  这些数字看似枯燥,却值得仔细解读。从这些数字可看出,苏丹南北在宗教、人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造成苏丹独立后南北频繁冲突和南部公投是否独立的潜在原因。

  苏丹“前世”:

  殖民统治埋分裂祸根

  本报讯 1956年独立前,苏丹曾沦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这段殖民历史,埋下了苏丹独立后两次内战以及今日面临分离局面的种子。

  与埃及历史交织

  沦为英国殖民地

  回顾独立前的苏丹历史,往往是与埃及历史交织在一起的。历史上,苏丹数度被埃及统治,到了近代则出现了一个新角色英帝国。19世纪初,埃及侵占苏丹,到了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此时,虽然苏丹名义上的统治者仍是埃及,但其实已经间接沦为英国殖民地。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奴隶贸易被废止,苏丹爆发经济危机,引发大起义,起义者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赶走盘踞苏丹的外国势力。1885年,埃及和英国部队撤离英国,苏丹实现了短暂的独立。19世纪90年代,英国试图卷土重来,重新控制苏丹。这一次,同样借着埃及统治者的名义。1899年,英国和埃及达成“共管”苏丹的协定。实际上,苏丹再次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对苏丹事实上的殖民统治,引起了埃及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对此,英国采取的政策是竭力阻挠。1952年,废除君主制的埃及新领导人认为,结束英国对苏丹殖民统治的唯一方法,就是放弃埃及对苏丹名义上的统治。这一年,英国和埃及达成了苏丹举行自决的协议,保证苏丹在1956年1月1日独立;1956年,苏丹正式独立。

  英国对苏丹政策

  南北“分而治之”

  就在1956年独立前一年,苏丹南北之间爆发内战,因为南方人担心新独立的苏丹被北方人主导。历史上,苏丹北部与埃及关系更密切,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而苏丹南部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另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这种南北差别由来已久。

  只是在英国殖民时期,这种南北差异因“分而治之”的政策而被强化和扩大。从1924年到1956年苏丹独立前,英国对苏丹北方和南方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政策就是:从1924年起,居住在北纬10度以北的苏丹居民不得前往南方;居住在北纬10度以南的苏丹居民则不得前往北方。当时,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防止已重创英国军队的疟疾和其他热带疾病肆意蔓延。

  实际上,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真正目的,却是为阻止苏丹北方的阿拉伯文化向苏丹南方传播,同时也便于其在苏丹南方传播基督教。毫无疑问,该政策直接阻断了苏丹南北的融合,蓄意强化了本已存在的苏丹南北差异,埋下了日后南北冲突的种子。

  苏丹“今生”:

  两次内战夺命数百万

  本报讯 独立后的苏丹历史,是一部内战与政变交织的历史,也是一部南北差异持续强化的历史,长期的冲突不仅造成数百万人的伤亡。

  三次军事政变

  自1956年独立以来,苏丹经历3次军事政变(1969年、1985年和1989年)。在1989年的政变中,巴希尔上台;1993年,巴希尔就任苏丹总统,并在此后四次大选中四次连任。

  在巴希尔统治时期,苏丹建立其本国的石油工业,并于1999年成为石油出口国,目前年产原油超过1亿桶。随着大量石油的出口以及油价的高涨,苏丹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成为非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经济上的良好局面,仍未能化解苏丹南北之间的差异,缓和南北之间的内战。就在巴希尔统治时期,苏丹南北之间的战争持续了10余年。

  两场血腥内战

  1956年苏丹独立时,南北之间的内战已爆发1年,此为第一次苏丹内战。这场内战从1955年持续到1972年,持续了7年。1983年,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这次内战持续超过20年。

  2005年,苏丹政府与南方叛军签署《全面和平协议》,规定从2005年起,实行6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允许苏丹南方有限自治;过渡期结束后,苏丹南方将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此外,协议还规定,南北双方平等分享石油收益。

  在此之前,苏丹南方一直指责称,石油资源多位于南方,石油收益却多被苏丹政府和北方“夺走”。实际上,促成苏丹经济近年迅速发展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已经成为苏丹南北之间冲突的一个新导火索。

  2005年的《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22年的第二次内战。内战夺走了约200万苏丹人的生命,造成400万苏丹人流离失所。内战还摧毁了苏丹经济,导致食物短缺、饥饿和营养不良。由于内战,苏丹尤其是苏丹南方,整整一代人失去了获取基本医疗服务、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美国强力干预

  在第二次苏丹内战中,苏丹政府军曾占领南方,但南方军队却获得西方的支持。换句话说,西方、尤其是美国加大了对苏丹内政的干预力度。正是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之下,苏丹政府才与南方军队达成《全面和平协定》,同意南方就是否独立举行公投。可以说,今日苏丹之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尤其是美国所促成的。

  1989年,巴希尔上台后推行激进的对外政策,苏美关系急剧恶化。苏丹国内政治势力与外国极端组织关系密切,甚至有人邀请“基地”头目前往苏丹,导致美国在1993年将苏丹列入其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1997年,美国宣布对苏丹实行单方面制裁。1998年8月,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遭恐怖袭击,造成22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美国人,另有5000多人受伤。美国指责拉丹是幕后主使,同时指责苏丹卷入,曾用导弹炸毁了苏丹的一家制药厂。

  西方软硬兼施

  2001年“9·11”事件后,苏丹积极配合美国反恐,驱逐了本国境内的极端组织,两国关系改善。2005年,在美国的斡旋下,和平协议签署。不过,自2005年和平协议签署以来,苏丹境内仍时有冲突发生,尤其达尔富尔地区。血腥的冲突造成数十万人死亡,超过200万人失去家园。对此,西方指责巴希尔政府要承担责任。

  2009年3月4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在达尔富尔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首次对一国在任国家元首发逮捕令。可以看出,南方问题之后,达尔富尔已成为西方干预苏丹的着力点。

  总而言之,从独立后的两次内战,到如今的南方公投、达尔富尔问题等等,苏丹每次重大危机背后,都有西方外部势力干预的影子。

  苏丹“来世”:

  局势五个关注点

  本报讯 公投最终结果将于2月7日~14日之间公布。目前大多数分析认为,南部会独立出去。但即便公投结果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但苏丹的未来前途和命运仍然难料。

  有媒体认为,苏丹巴希尔政权之所以允许公投和南苏丹独立,实非心甘情愿,是在“只要尊重公投结果,就考虑取消国际制裁和逮捕令,追加国际援助”的“胡萝卜加大棒”下才勉强接受的。

  关注一:

  巴希尔是否会反悔?

  目前,国际社会对苏丹和巴希尔本人的一系列制裁,大多是因为达尔富尔问题所致,南苏丹问题的圆满解决未必能换来他所期望的结果;一旦希望落空,事态可能会出现反复。

  苏丹总统巴希尔早就表示,如果南部选民公投中选择分离,他将成为第一个承认该结果的人,但承认也不会是无条件的。他已放风称,他决不会接受在公投中出现违规和错误,因为公投中所做出的选择是最终选择。

  对于巴希尔政权会否反悔的疑问,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乃亚说:“一切皆有可能”。他分析说,因为2005年《全面和平协议》就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是双方经过20多年冲突后在国际压力之下达成的。当时签订协议就含有妥协的成分。

  刘乃亚表示,公投的最终结果要2月才能公布,“作为非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巴希尔当然不希望南部这块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分离出去。巴希尔也曾身着军装,向反对党喊话呼吁建立联合政府。”刘乃亚说,巴希尔公投前曾一直呼吁不希望国家陷入分裂,“这不能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暗示。”

  关注二:

  南北分界线是“火药桶”

  在公投前和公投期间,在位于苏丹南北分界线中段北侧的阿卜耶伊地区,倾向北方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米塞里亚族与倾向南方的恩古克族接连发生暴力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预示着南北选择“分离”后还存在众多现实问题。

  阿卜耶伊这个地区,一直处在苏丹南北争议问题的漩涡中心。两大部族在过去100多年中多次发生暴力冲突,结怨很深。此外,北南双方对于该地区的归属、地下所蕴藏石油的分配和边界划分都存有争议。

  刘乃亚说:“现在结果还未出来,事实上还是难预测。目前在阿卜耶伊这个争议性地区,双方陈兵对峙,在公投期间或之后都可能爆发冲突。一般认为,南部会独立出去。”可以说,阿卜耶伊问题是苏丹北南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阿卜耶伊则很有可能成为摩擦和冲突的“火药桶”。

  关注三:

  6个月过渡期很关键

  如果公投结果决定南部独立,南北双方还需要利用6个月的过渡期,就包括阿卜耶伊去向在内的关键议题展开艰苦谈判。

  目前,苏丹北南之间仍存在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北南边界的划分、油田归属和石油收入分配、居住在北方的南方人和居住在南方的北方人的国籍,以及国家承担的国际债务如何分摊等问题。苏丹舆论认为,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得不到解决,都可能导致北南之间重新爆发战争。

  刘乃亚称:“石油、水源等问题都是接下来需要谈判解决的争议问题。”他表示,按照2005年的《全面和平协议》,南部北部对于石油收益分配问题的办法是“二一添作五”。

  关注四:

  南部独立困境多多

  和富庶的北苏丹相比,南苏丹虽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仍十分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在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上,居然只有38公里铺设路面的公路,只有2%人口有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高达85%,许多非洲媒体都担心,如果公投结果是南部独立,那么就将诞生非洲这个贫穷大洲的最贫穷国家。

  有媒体评论称,南苏丹公投只是艰苦工作的开始,而绝非结束。对此,刘乃亚也表示:“南部经济不发达,极度贫困,民众大量失业,也没有什么产业,国民经济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体系,即便独立,日后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刘乃亚表示:“独立还是不独立?都是个问题。”

  关注五:

  公投影响将辐射非洲

  公投开始之前,就有评论称,此次公投可能改变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地理及政治版图,苏丹南部一旦独立,恐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索马里、卢旺达、刚果(金)等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

  刘乃亚表示,非洲一些国家非常关注苏丹公投,例如苏丹邻国卢旺达。围绕南部公投所折射出的周边关系、大国关系成为公投引发的焦点。

  他表示,苏丹公投对其他国家产生的效应肯定有。但如果苏丹南部独立了,但双方仍冲突不止,或者因边界问题与北方掀起内战,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不好的范例,并不值得效仿。

陶云江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