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奥巴马就遇袭事件致电巴总统 是外交妥协象征?

2011-12-07 22:52:00     作者: 周戎    来源: 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总统;美方;奥巴马;外交;阿富汗;巴方;战略关系
[提要] 12月4日晚些时候,奥巴马总统终于顶不住压力,亲自打电话给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一方面强调11月26日美军炸死巴边防军24名士兵一事并非故意,并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另一方面又强烈要求巴与美国和北约配合对此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12月4日晚些时候,奥巴马总统终于顶不住压力,亲自打电话给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一方面强调11月26日美军炸死巴边防军24名士兵一事并非故意,并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另一方面又强烈要求巴与美国和北约配合对此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美国对“11 26”事件的表态,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外交心理。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国防部长帕内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将军,先后发表谈话,对此表示“遗憾”,但同时又催促巴方与美方联合调查,除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亨特外,美方始终没有正式道歉,而奥巴马总统在4日前始终没有对此事发表公开看法,用巴基斯坦媒体的话说,美方拒绝道歉表明了“习惯性的霸道立场”,既不愿意低头认错,又要巴方继续与美合作。

  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在第一时间对美国采取了“适度反制措施”,巴关闭了其境内通向阿富汗的北约运输线,要美方在15天内从巴境内的沙姆西空军基地撤出人员,拒绝派团参加于12月5日在波恩举行的有关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而美方的应对是,立即加速“备用”补给线;迅速加大从高加索经里海和从波罗的海经俄罗斯再经中亚进入阿富汗的两大战略补给线的运力;于12月4日派飞机应巴方要求接回在沙姆西空军基地的美方人员。看来,巴方的前两招对驻阿美军和北约盟军并未产生致命的压力,美方既未暴跳如雷,也未要巴“重开粮道”,似乎多少有点理亏。使美国真正感到压力的是巴退出波恩会议,因为一旦巴基斯坦退出阿富汗和平进程,美国打了十年的反恐战争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近两日,克林顿国务卿亲自打电话给巴外长卡尔,要求“收回成命”,虽然美方仍未正式道歉,但总统和国务卿的轮番上阵已表明,美方无意听任美巴关系恶化下去,试图对巴表现一种外交克制。反观巴基斯坦,并未有意让国内的反美情绪升温,而是采取巴方不与美国决裂,但要通过签约来修订现有的巴美战略关系,以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11 26”事件的余音依旧,但两国希望继续维系战略关系的愿望是肯定的,两国总统在电话中又重申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双边关系。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总统为了明年大选获胜和美国从阿富汗顺利脱身以及阿富汗和平进程的最终实现,必须保持与巴的战略关系,尽管美国政府很不情愿这种很别扭、经常发生利益冲突、多次擦枪走火的盟国关系,但事态的发展并非以美方意志为转移。而巴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军事和安全需要,也无意与美国彻底决裂,巴基斯坦国内民众虽然对美国和北约的轰炸行为义愤填膺,但抗议活动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巴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巴不能也无意与美国发生真正的战略对抗。

  鉴于一系列已经发生的恶性事件,包括本 拉登遇刺、“备忘录门”事件以及“11 26”事件等,都会在美巴两国舆论界留下相互仇视的阴霾,今后双方之间的互信度将进一步下降,但表面的战略关系仍能勉强维持。(记者 周戎)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