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IMF研究设人民币汇率评估新法未来效果令人生疑

2012-01-30 16:26:00     作者: 任沁沁 王建华 岳瑞芳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IMF 人民币汇率 汇率水平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提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评估人民币是否仍应被视为“大幅低估”,同时它也正在研究建立供未来使用的新的人民币汇率评估方法。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任沁沁 王建华 岳瑞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评估人民币是否仍应被视为“大幅低估”,同时它也正在研究建立供未来使用的新的人民币汇率评估方法。

  IMF的最新评估结果预料将被写入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年度报告。新年度报告拟于今年7月公布。

  日前,IMF在一次正式表态中认为,中国需继续让人民币升值到更接近均衡的水平。其使用“更接近”的措词,似乎承认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水平,只不过需要距离进一步缩小。

  IMF去年7月公布的上年度报告曾评估认为,人民币汇率仍然“显著低于”与中期基本面相一致的水平。

  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上升近20%,全年累计升值逾8%。而自2005年实施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累计升值逾40%。

  一些关键数据表明,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于合理区间”。去年中国贸易顺差与GDP之比收缩至2%以内,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收缩至3%以内。

  受访的北京分析人士预料,IMF在新年度报告中将不会使用“大幅低估”的表述,但其研究建立人民币汇率评估新方法的举动似乎埋下了令人生疑的伏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指出,IMF评估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目的是为政治施压中国披上所谓客观学术的外衣。

  他表示,显然,IMF现行使用的评估法已经无法认定人民币汇率“大幅低估”了。因此,不排除IMF研究的新评估法存在继续施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目的。

  IMF现行使用的人民币汇率评估方法包括均衡实际有效汇率法、外部可持续法和宏观经济平衡法。其中,宏观经济平衡法的评估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表示,目前,国际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评估汇率水平的参照体系,但是,还没有哪一套能够赢得最广泛信服。

  “无论IMF怎么创新人民币汇率的评估方法,利率和国际收支仍然是决定汇率水平的两个基本因素,市场供需关系则是决定汇率水平的根本因素。”他说。

  上述分析人士并指出,IMF在评估过程中,应该尝试参照市场的具体运行情况。例如,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很开放,就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参照物。近期,香港市场人民币贬值的行情说明,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已经基本处于合理水平。

  另外,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去年第四季度减少了约210亿美元,表明包括热钱在内的资本正在流出。这也是市场认为人民币已无多少升值空间的证据。

  向松祚指出,IMF采用的评估汇率方法,不过是购买力平价方法的一些变种,由于理论基础是错误的,实际评估结果也往往有失公正。

  “严格的理论逻辑和过去4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购买力平价法早已无法衡量汇率水平和经济基本面的关系了。”他说。

  IMF以及美欧等西方国家经常指责说,中国经济增长快速而名义汇率不变或升值太慢,就是汇率低估。这实质上是偷换概念,没有明确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

  名义汇率虽然固定,但快速经济增长可以表现为真实汇率升值,即劳动者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这也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现代化时期的共同经验。

  “IMF以及美欧等西方国家一味强迫人民币名义汇率快速、大幅单边升值,只会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遏制劳动者工资提升及其社会福利改善。”向松祚说。

  华盛顿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去年11月发表的定期研究报告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低估24%。该研究所有关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数据屡屡被美国政府引用,亦经常与IMF的评估数据形成呼应。

  人民币升值几乎无益于全球经济再平衡。就连IMF的研究亦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20%,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高达8.8%至2.0%,但使美国经济增长仅增加0.05%至0.07%,欧元区经济增长增加不超过0.12%,日本经济增长增加0.07%至0.30%,英国经济增长增加0.5%。

  上述的北京受访分析人士指出,世界上没有所谓绝对的自由浮动市场汇率,而汇率问题本身是一个主权问题,因此,IMF不能左右一个主权国家的意志。

  作者:任沁沁 王建华 岳瑞芳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