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0 16:58:00 我要评论
王 慧 来源: 人民日报中国决定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的消息传出后,国际金融界人士普遍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高级策略员杨杰文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举措符合市场预期,有利于健全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预示着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将加速,具有较大意义。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指出,此次大幅度上调境外机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额度,对境内市场是一个支持。目前,中国股市价格较低,对外资有一定的吸引力,此时扩大外资额度,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提振内地市场信心。
健全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
中国证监会4月3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总投资额度达到800亿美元,同时,增加RQFII投资额度500亿元。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约3600亿元人民币的“活水长流”。
中国QFII制度自2002年开启试点,2006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2007年将投资额度从1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
RQFII是一个较新的名词。去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允许符合一定资格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运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首批投资额度为200亿元人民币。
“RQFII是一种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此次额度的增加说明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因为额度越大,表示开放程度越深。”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说,人民币主要是通过跨境贸易结算的渠道流向境外,由于中国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境外积累的人民币无法流回境内市场进行投资,所以需要健全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提高境外人民币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杨杰文表示,香港市场的人民币以前只有银行存款等产品,收益率较低,现在随着RQFII的建立,以及投资额度的提高,给了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市场的机会,提高了境外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增加了人民币的吸引力,一些境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中也会考虑持有人民币资产,这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旺盛的情况下,尽管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收益率较低,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热情依然很高,因为从人民币升值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投资收益。但是在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减缓,人民币汇率可能双向波动的情况下,靠升值预期来推动境外人民币的持有需求会遇到一定的瓶颈。据香港金管局数据,今年以来,香港人民币存款持续下降。因此建设并扩大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机制、提高人民币的吸引力很有必要。
英国《金融时报》6日发表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普拉萨德的评论文章,认为提高汇率灵活性是通往开放资本账户、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之路的重要一步。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减轻,这为中国推进汇率改革提供了机遇。
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QFII和RQFII等境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机制,实际上是在逐步地开放中国的资本账户。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40个资本账户中,已有30项完全或部分开放,只有10项如衍生品交易和短期外债等仍存在有限试点、规模控制或完全限制等较严格的管制。现在外资或离岸人民币不能进入中国购买人民币产品,目前过渡的办法是核准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给予一定的额度。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很可能会加大额度、增加机构,资本账户开放的深度也将随之扩大。
杨杰文表示,资本账户的开放途径与开放外商直接投资相类似。开始都是审批一定的额度,随着试点的发展,逐步扩大额度,循序渐进直至最终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推动汇率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范围。
有分析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尽快建立一整套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政策监管体系和资本流动风险的监测体系,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的统计、跟踪、预测和分析,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为资本账户开放创造必要条件。
谢栋铭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在人民币升值放缓后,人民币的信心和吸引力要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决定。只有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境外银行人士预测,在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的额度后,监管机构下一步可能会开放内地资金流向海外,不仅可能扩大QFII的额度,还可能开放个人境外投资。(记者 王 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