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媒体称中国将迎来国际化创新的黄金十年

2012-04-18 13:15:00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口红利 黄金十年 中国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 创新能力
[提要] 2011年,中国走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初的十年。中国与日本目前是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能否处理好关系,对亚洲繁荣,对世界经济繁荣都很重要。毋庸赘言,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亚洲,而亚洲的领军者将是中国、日本、印度。

  2011年,中国走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初的十年。这十年中,中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实现了自身的强大,为世界缔造了繁荣,是不折不扣多赢的十年。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增,并在2010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特区的设立,是国际化重大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化向纵深拓展。世界需要分享中国国际化的成果,中国需要借助国际化实现自身更强大。

  201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只要中国不放弃国际化之路,围绕国际化进行创新,完全有可能迎来国际化创新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推向新阶段。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创新?

  首先,中国崛起依靠国际化创新。不论是崛起也好,还是民族复兴也好,中国都离不开国际社会,都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因而必须以国际社会乐于接受的方式,以多赢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如何实现多赢?只有进行国际化创新。

  其次,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需要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与义务承担更大更多的国际责任。然而,中国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按照某些国家的意愿行事,国际化创新是必然方式。

  第三,亚洲形势逼迫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进入新千年以后,亚洲的局势开始多变。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出笼,亚洲区域复杂的局势更加变幻莫测。作为区域最大的国家,中国必须依据局势的变化,做出新的选择与抉择。

  中国与日本目前是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能否处理好关系,对亚洲繁荣,对世界经济繁荣都很重要。如何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好中日关系,考验着中日两国政治家的智慧,更考验着两国的国际化智慧。同时,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在美国2011年初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后,南海局势变得复杂而又敏感。因此,如何谋划是考较中国等多个国家国际化智慧的难题。

  第四,中国制造与国际收购呼唤国际化创新。依靠价格低廉的产品走向世界的时代已经走到不能满足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国制造”需要更新换代。接下来的国际化不能再走低端产品制造路线,必须进行创新。

  中国企业的国际收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如何进行多赢式的国际收购,而不是被贴上简单的资源掠夺者或国家利益的代表者的标签,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中国国际化创新的三大前提

  尽管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较而言,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具备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简而言之,至少在未来十年,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欧洲目前均处在经济危机的低谷,短期内没有好转的迹象。美国甚至出现进入“黑暗十年”的悲观预期,欧洲债务危机问题将欧洲国家十年前形成的团结一致撕破。

  毋庸赘言,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亚洲,而亚洲的领军者将是中国、日本、印度。以日本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内部市场已经没有潜力,政局不稳,加上日本拒不承认侵略战争对周边国家造成的伤害,日本成不了亚洲真正的领导者。印度的人口红利确实超过中国,但印度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种族问题尾大不掉,使印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对亚洲释放更大的领导能量。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中国将扮演亚洲的领导者角色。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也是中国在三十年中不断国际化的成果。

  当然,机会与挑战是并存的。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阿富汗问题,都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不确切因素。如何以国际化创新向周边国家释放和谐发展信号,既是中国政治家的责任,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

  其次,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具备地利。十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中国政治家、企业家等忧心忡忡,喊“狼来了”的人不在少数。与中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1999年初,欧元的诞生让整个欧洲大陆欢呼雀跃,一片生机。

  十年中,中国政治家、企业家、学界领袖一齐努力,充分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合理整合资源,为发达国家消费者带去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反观欧洲,一场债务危机让众多欧洲国家陷入泥沼,甚至有的国家破产,政府倒闭。与此同时,在美国、日本、欧洲陷入经济倒退的时候,经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十年考验的中国更加成熟了,这无疑成了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的地利。

  再次,中国进行国际化创新的人和也已经形成。中国的有识之士都认同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国际化,而国际化则必须创新。因为中国要走的国际化之路,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这种不同,既有时间上的反差,有人口基数的约束,兼有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人和的基础是自信,而中国人显然不缺乏这一点。同时,创新一直是两千多年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在农业文明时代领先世界的基础。当然,十九世纪后近一百年里,中国失去了对世界的话语权。究其原因,是中国失去了国际化创新能力,没有在工业文明时代获得领先优势。不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十年的WTO国际化进程,中国不仅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实力差距,最重要的,是找回了失去一百多年的民族谦和式自信。

  有共识,有自信,加上综合国力稳健增强,中国大国崛起之船,已经启航。由2012年出发,中国大国必将创造国际化创新的黄金十年。

陶云江

editor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