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17:41:00 我要评论
约翰·费弗 来源: 新华网【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网站6月5日文章】题:侦察朝鲜(作者约翰·费弗)
一开始只是在佛罗里达举行的有关美国特种行动的大会上的一次例行情况介绍会。专题讨论小组成员之一、陆军准将尼尔·托利谈到了在朝鲜情报人员的重要性。记者戴维·阿克斯尽职尽责地记下了托利的发言,并于5月底将其文章刊登在总部设在东京的外交政策刊物《外交学者》上。该文援引托利的话称美国特种部队已开始在朝鲜搜集情报。
披露这样的消息的确令人吃惊,因为特种部队在朝鲜国内展开行动毕竟构成了战争行为。陆军的回应就没那么令人吃惊了。陆军立即回应说,它绝对没有做这样的事,这名准将的话遭到了错误的引用。
这名记者回头去看自己的笔记。托利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在朝鲜展开的行动,而且他说话时用的是现在时。
然后,正被谈论的这名准将参与进来。他承认实际上记者并没有错误地引用他的话,他当时是用的现在时,但他的话是一种假设。托利说:“我意识到我没搞清楚自己是如何发表评论的,这让听众中的某些人有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明确地说,我们从未派特种行动部队进入朝鲜。”
尽管托利说的是假设,但美国在世界各地执行军事任务时的确曾违反法律和穿越边界。美国不仅通过无人机袭击和特种部队入侵的方式穿越了许多国家的边界,而且还曾在朝鲜问题上挑战极限,试图搜集有关这个神秘国家的情报。
当然,美国旨在看穿朝鲜秘密的情报搜集活动存在一定的限制:卫星能监视朝鲜导弹测试基地的情况并提供详细情报,但分辨率、天气条件和监视范围(例如看不到地下的情况)仍是问题;叛逃者能提供情报,但时间上的滞后是个大问题。
朝鲜会定期对侵犯其领空的美国飞机的侦察活动提出抗议。1969年朝鲜击落了一架EC-121,当时美国政府承认那一年已在朝鲜东海岸沿线执行了几百次任务。2003年,另一架侦察机在韩国坠毁。这样的侦察活动很有可能是惯例,但直接飞越朝鲜上空是冒险之举。
一名前美国政府官员曾告诉我(他要求不得公开发表),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国内的确有华盛顿的情报人员。他并未透露细节。据《今日美国报》报道,2004年中央情报局(CIA)局长波特·戈斯命令其间谍任务负责人更积极地在伊朗和朝鲜等敌对政府中安插间谍。由于这些情报是机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许对此类行动一无所知。
美国还曾依赖其盟友韩国所搜集的情报,这些情报是从韩国在朝鲜经营的间谍网络中搜集来的。朝鲜对韩国的侵袭众所周知:1968年对青瓦台的攻击,1996年搁浅的潜艇,渗入韩国社会的许多间谍。但韩国行动的广泛和大胆不在朝鲜之下。
韩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朝鲜从事情报搜集工作的特工超过1.3万人。截至1972年,有7000多人成了该计划的受害者:300人确认死亡,4849人在行动中失踪,203人受伤,130人被俘,还有2000多名特工则被归到了一个神秘的“等等”类别下。
据报道,这项渗透计划结束于上世纪80年代,不过训练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没错,不遗余力地搜集情报并在朝鲜展开行动,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那么牵强。2003年公开的五角大楼行动计划显示,按计划美国的指挥官将通过在朝鲜边界附近调兵遣将和在朝鲜军方中“散播混乱”的方式来为与朝鲜的冲突做准备。从五角大楼的角度看,在朝鲜安插间谍不仅有用,还能让朝鲜人相信间谍一直就在他们中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