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9 20:51:00 我要评论
洪鹄 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7月19日电 题:《中非合作,既要做好更要说好》
作者:洪鹄
近年来,中非关系快速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尽管中非合作硕果累累,但在国际上一直面临不少指责和攻击。近来,笔者发现,西方舆论中也不乏一些客观评价中非合作的声音。
比如说,认为中国对非投资并非为了掠夺能资源或推行“新殖民主义”。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对非投资涉及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广泛领域,非洲及其所有贸易伙伴均从中受益。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仅29%投向矿业,超过一半投向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而同年美国对非直接投资近60%集中于矿业。《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对非投资有力促进了非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绝大多数非洲人均视中国为伙伴,中国无意也无力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殖民野心”不符合中国战略思维。
再比如,认为中国并未威胁非洲就业和出口。《纽约时报》、路透社报道称,中国企业在赞比亚雇佣当地人和中国人的比例已超过13:1,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中国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有利于非洲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和实现政治稳定。卡内基基金会的学者研究发现,中国与大部分非洲国家出口相似性指数只有7.3%,中非只在纺织品等少数产品出口方面存在竞争;中非贸易互补性很强,多数中国对非出口只是代替了非洲已有的进口,并没有威胁到非洲的本土制造业。BBC国际台在赞比亚录制的中非关系专题辩论节目中,有人也表示非洲国家应善用中国经济发展给非洲带来的机遇,让非洲人从中非合作中最大程度受益。
西方舆论之所以难得地对中非合作说了几句公道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中非互利合作关系,真心诚意地为非洲人办实事,赢得了广大非洲人的支持。中非合作硕果累累,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非贸易额达1663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147亿美元,在非设立各类企业2000多家。2006年以来,中国对非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稳步增加,并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3万多名,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5000多个。
面对中非合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美国前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非洲问题专家戴维·希恩等西方学者就指出,西方在中非关系问题上已渐失道义高地,应放弃给中国贴“新殖民主义”标签的做法,否则只会引发非洲人对西方的负面历史回忆;也许西方需要考虑适当借鉴中国对非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有外国友人指出,中非合作不断深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中非合作的务实性和互补性,西方对非合作总把良政、人权等挂在嘴边,如果不改变这种“教师爷”心态,在这场非洲发展的竞争中只会输得更惨。
目前,国际舆论对中非关系的客观评价仍然很稀缺,各种负面论调仍大有市场。面对西方对中非合作的不实指责,中国首先要做的更好。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目前正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契机。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协调,推动中非合作进一步走实、走深、走远。
同时,中非双方均应进一步加强对中非合作成果的宣介。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曾在不同场合谈到,“中非合作的成果不仅要用事实来证明,也需要用话语来捍卫”,“只有清除杂音,排除了干扰,我们才能为中非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非洲媒体在中国派驻记者很少,关于中非关系的报道多采用西方通讯社的消息,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有待加强。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智库和媒体的交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作者系国际问题观察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