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税改或触发欧美贸易战

2017-02-26 09:27:5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松

新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努钦23日宣布,将于今年8月国会夏季休会前完成税制改革,并预测总统特朗普的税改政策将使美国经济增速恢复到3%以上。

不过美国各界对特朗普与国会正在商议的边境税意见分歧很大,欧盟更是威胁将研究反制措施。而个人所得税改革同样被批将拉大已经十分严重的贫富差距。

新任财政部长努钦23日在接受美媒访问时称,税改是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优先事项,本届政府将力争在国会8月休会期前通过新的税改法案。努钦透露说,税改的方向是减少中产阶级所得税,简化税制,以及使美国企业税在全球更具竞争力。特朗普相信,税改施行后,从2018年开始,未来10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上升到至少3.5%。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6%,市场预期2017年的增速将为2%至2.5%。在去年的竞选中,特朗普曾豪言他领导下的美国经济增速最高可达5%至6%。

最具争议的边境税尚未有定论

特朗普税制改革最具争议部分在于边境税。美媒称,美国目前的企业所得税为35%,共和党人主导的国会众议院建议以20%的边境税代替,而边境税与产地有直接关系。比如美国公司在美国境内生产及销售产品,需要支付20%所得税,但如果是出口产品,就不用缴税。而外国公司将商品出口到美国时,必须在海关缴税20%。简单而言,边境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努钦没有表态是否支持众院版本的边境税,不过表示财政部正密切关注立法走向,并与众议长保罗·瑞安和参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布雷迪交换过意见。他表示,行政部门将整合参众两院意见,提出得到国会议员支持的法案。

特朗普23日就众院的边境税方案首度表态称,“边境税可能让美国增加很多就业”,他将支持某种形式的边境税。不过在各界压力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盖里·科恩24日上午向一些大公司高层表示,白宫并没有支持众院版本的边境税。

边境税已成为众议院税改蓝图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批评人士认为,征收20%的 (进口) 边境税导致将更高的价格传递给消费者及那些依靠进口品生产产品的制造商。支持者则认为,不仅美国出口商将因为税收优惠而获益,边境税也会鼓励国内生产,并导致已呈强势的美元继续上升,这将抵消进口价格上升的压力。

企业界的反应则较混乱。很多传统行业,尤其是公用事业、电信、能源、制造业和制药公司将因此受益,而一些原本就享受了优惠税率的公司,比如零售、金融服务、食品等则不会有特别好处。

欧盟警告边境税将触发反制措施

美国边境税的酝酿在国际上也引发普遍关注。包括欧盟在内的美国贸易伙伴已表示边境税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定,将引发贸易争端及报复。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援引分管贸易政策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的话称,如果美国实施边境税或其他贸易壁垒,违反欧盟利益或国际贸易规则,欧盟将通过自身机制做出反应。他强调,欧盟和美国都是世贸组织的一部分,在贸易方面应尊重全球规则。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世贸组织贸易争端专家查德·鲍恩表示,如果欧盟就边境税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可能导致每年约3850亿美元的针对美国的贸易报复。该所主席保尔森则称,很多国家会直接讨诸报复行动,对美国商品征收同等税率,而这将沉重打击美国出口。

大幅改革个人所得税刺激经济

除企业税外,特朗普还拟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大幅改革,将目前7个等级的累进税率简化为3个等级。最低税率由目前的10%提高到12%,目前25%至33%的税率改为25%,最高税率由目前的39.6%降为33%。分析称,特朗普的联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政可谓普惠制,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从中收益,不过受益最多的是占全美家庭总数20%的最高收入家庭。

此间专家指出,特朗普减税政策并非新政。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共和党的里根、老布什、小布什总统,还是民主党的克林顿、奥巴马总统,都实施了内容不同的减税政策。尽管减税重点不一,但从效果看,减税的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比如里根时代,减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走出滞胀,整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达到3%。而克林顿政府的平衡税收政策使美国经济出现低失业、低通胀和高增长的良好态势,被称为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不过减税并非万能药。几乎每次减税导致的经济增长背后,都埋下了下一轮经济危机的种子。减税最大的副作用是导致赤字高企。里根任内,联邦预算赤字之和大大超过了二战后美国历年赤字之和。小布什和奥巴马任上,减税、反恐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使得美国政府负债率一路高企,到奥巴马任期结束已超过美国GDP。

美国税收政策中心数据显示,据预测,特朗普税改方案执行后的10年里,联邦债务将上升7.2万亿美元,财政收入将减少4.4万亿美元。其次,减税影响到社会公平,拉大贫富差距。比如小布什减税计划将60%的利益给了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中上阶层,使下层平民生活水平加速下滑。而这一趋势在奥巴马任内没有减缓,并成为特朗普当选的重要原因。

(本报华盛顿2月25日专电 驻华盛顿记者张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