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边界对峙印媒画地为牢:先撤意味着丢脸,硬撑怕承担后果

2017-08-01 07:58:10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云天明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徐珍珍】中印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一个多月,如何解决当下争端?通过多边外交场合积极互动建立互信、直接就此进行外交对话、“揭露中国的策略”,印度媒体和学者近日给出“软硬兼施”的多种答案。事实上,印度舆论费尽心思热议的这一话题,中方已多次给出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印度立即将非法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但印度为何迟迟不撤?《印度论坛报》7月31日称,印方的顾虑是“先撤”意味着“丢脸”。

  印度《经济时报》7月31日称,尽管印中6月起发生边界对峙,但6月以来,印中在多边场合积极互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以增进互信。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外交国务部长辛格、人力资源发展部部长雅瓦德卡尔、旅游文化部部长马赫什·沙玛、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长纳达等政府高官先后访问中国,为9月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做准备。报道称,峰会召开前,预计还会有印度高官访华,以缓解两国因边界对峙而紧张的关系。印中还将借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就地区问题扩大对话。

  “除了对话还是对话”,《印度快报》7月31日称,解决印中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对话。尽管至今双方就多瓦尔访华的议题没透露多少信息,但两国举行这样级别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印度“india west”网站同一天刊文称,除了分歧,印中还有不少共同目标,两国应给外交一个机会。文章称,中印对峙若升级将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文章还建议说,或许应该让与印度和中国关系都不错的俄罗斯参与调停。

  在印度《西隆时代》周报网站7月31日刊登的文章中,印度前外交秘书希亚姆·萨兰则宣称,“正如中国通过恫吓和拉拢的方式在东盟成员国之间播撒不和的种子,它也在对印度的邻居这么做”。萨兰建议,印度在外交上应与所有邻国加强互动,不仅要“揭露中国的策略”,还要警示地区国家面临的风险,将与邻国关系提高到新的层次上。

  事实上,印度官方也表示,希望努力与中国对话解决争议,但外交协商难点在哪儿?《印度论坛报》7月31日称,印度希望印中士兵同时撤,中国要求印度士兵先撤。还有一些“浮出水面”的经过妥协的方案包括印度撤军的同时,中国修路的施工队撤离。但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印军撤了解放军还在那儿,都会让印度感到“丢脸”,因为印度是“代表不丹”与中方对峙,且印度的妥协未来将对地区内地缘政治产生何种影响难以估算。

  与此同时,许多印媒在捕捉中国将对印采取何种行动的蛛丝马迹。一些印媒7月31日仍在持续关注此前一天中国举行的朱日和沙场阅兵。《印度斯坦时报》7月31日的头版文章认为,中国领导人在军演中表示,中国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虽未具体说“来犯之敌”是谁,但中国官方多次定性印度在洞朗地区的举动是“侵略”和“非法越界”。《印度斯坦时报》的另一则报道援引中国退役女少将姚云竹的话称,中印洞朗争端“前所未有”的性质可能促使中国寻求“强力办法”来解决。但中国可能会采取规模有限的军事行动对抗侵略,中印不太可能开战。印度“当代”电视频道网站7月31日则披露一则“中国军人越界进入印度”的消息。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7月25日上午,10至11名中国军人越界800至1000米,进入印度北阿肯德邦杰莫利区的巴拉霍蒂。

  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7月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官方已多次表示,印度边防部队撤回,是缓解危机、中印未来就此进行实质性对话的前提。这次对峙事件,无论从道义还是公理上,都是印度失信在先,是印度挑起争端而非中国。有国际学者提出了一个能让印度“下台阶”的思路——不丹请求印军离开,中不双方协商。但以印度平日对不丹居高临下的态度,印方是否会接受这一提议还很难说。印方应该看到,如果对峙持续下去,吃亏的只会是印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移动支付仍有“痛点”:出门不带钱 你能走多远

    移动支付仍有“痛点”:出门不带钱-你能走多远.jpg

    解决人们支付痛点的新技术有了,但推广力度不够,仍然有人无法享受便利  近来,在一些地方,医院挂号、公交地铁、停车缴费等也开始尝试手机支付。比如,商场停车缴费经常出现排队长龙,智慧停车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使用该技术的商场仍是少数。[详细]

    07-31 16-07人民日报
  • 中企承建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线移交

    记者齐慧、通讯员张宝钧 庞曙光报道:日前,安哥拉国家铁路局、本格拉铁路局和中铁二十局三方代表在安哥拉边境城市卢奥共同签署移交协议,中国企业本世纪以来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长的铁路——本格拉铁路全线交付运营。作为安哥拉有史以来修建的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详细]

    08-01 07-08经济日报
  • 25岁女孩脑部重伤 一个小动作引众人泪奔(图)

    手势.png

    7月27日早上6点36分,浙医二院脑重症医学科主任胡颖红教授,在微信上更新了一则朋友圈,4张图,却写了整整683个字。”胡颖红说,“每天下午3点,我们全院的多学科讨论会上,我们对包括这女孩在内的8位伤员的伤情和救治方案进行细致的讨论。[详细]

    07-29 11-07钱江晚报
  • 北大败诉!法学家们为什么站在了抄袭者一边

    2016年,因在论文中整段抄袭外国作者译文而被北京大学撤销博士学位的于艳茹,就是这样一位抄袭者。今天,法院的判决结果保护的不止是抄袭者于艳茹,而是每一个可能遭受强势一方不公对待的个体。[详细]

    08-01 07-08中国青年报
  • 俄削减美驻俄外交人员数量 美称遗憾并考虑回应

    据外媒报道,美国务院的消息称,华盛顿对俄罗斯削减美驻俄外交人员数量的决定感到遗憾,并在考虑回应。俄总统普京30日表示,755名美国驻俄外交机构工作人员应停止活动。[详细]

    08-01 06-08中国新闻网
  •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实施制裁

    美国财政部31日发表声明称,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实施制裁,冻结马杜罗受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资产,禁止美国人与之交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31日在白宫宣布特朗普的声明称,马杜罗不仅是一个糟糕的领导人,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独裁者。[详细]

    08-01 06-08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