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24年 铁路夫妻的24万字情书

2018-02-10 07:05:24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2月9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娟,也不知道你感冒好了没?我给你买了点药,放床头柜上了……”

  “全忠,元旦我和丫丫玩的美得很,吃的也美得很,美中不足,少了你……”

  在兰州铁路局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家中,有23本家庭日记本,上面留下了她和丈夫的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多万字。

  丈夫李全忠,是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夫妻俩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但由于工作车次不同,两人在家碰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把家里需要办的事情写在纸条上交代给对方,为方便留存,纸条换成了笔记本,没想到,这一习惯保留了24年。

  24万字情书

  1995年,夫妻俩刚结婚时,丈夫李全忠在广州车队,上四天班休四天,妻子任亚娟在北京车队,上三天休三天。“经常是他回来了我已经走了,他走了我才回来。即使我俩同时到家,过不了两天我又要提前走了。”任亚娟告诉记者,最长的时候两人半个多月都碰不到一次面。

  “忠,你回来后要注意身体,少抽烟,少喝酒,回去看看父母……”

  “全忠,这两天武威温度下降得厉害,你的毛衣毛裤我洗好放在卧室第一个衣柜里了。记得穿上,保重!”

  任亚娟算了下,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400多遍丈夫的名字。

  “最初留字条是为了照顾孩子,后来就在上面记一些琐事。”任亚娟说,如今的留言本更像是家庭生活的记录,里面有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有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有工作中的相互勉励……夫妻俩平时说不出口的牵挂和爱也都浸润在对话的字里行间。

  “娟,我的裤子放在洗衣机上了,上面有油渍,我都洗了就是洗不掉,你给我想想办法呗。”

  “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冬果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先出乘去了。”

  在任亚娟眼中,生活里老实憨厚的丈夫不善言辞,而在留言本里,他却变得柔软而深情,还常用“亲爱的娟”称呼自己。“每次看见这几个字心里就暖暖的。”任亚娟说。

  1月3日是任亚娟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夫妻俩都约好一起纪念,如果没碰上面,丈夫也会发个祝福。

  有一次,任亚娟等了一天,也没等来丈夫的问候。她按捺不住,给丈夫打了电话。

  “今天几号了?”“3号”“那是几月三号?”“元月三号……”话刚出口,李全忠便意识到自己把妻子的生日忘了。“都怪我!跑车路上太忙了,把这么重要的日子忘了!”

  李全忠回来时,妻子已经走了,便在笔记本上留言,“对不起亲爱的娟,把你生日给忘了,等你回来咱们一起给你补上。”

  在任亚娟的印象中,这是丈夫为数不多的情感表达,“现在想起来心里还觉得挺温暖。”

  夫妻俩的23本留言中,有普通的笔记本,也有单位发的《工作手册》和《客运工作写实》,如今这些都被任亚娟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珍藏在一个精致的木匣子里。“再宝贵的记忆也有被遗忘的时候,现在想来,这些笔记对我们来说真是一笔财富。”

  23年过去了,任亚娟偶尔把过去的留言本翻出来看看,往事像过电影般历历在目。“虽说现在QQ、微信啥的都挺方便,但每次进家门后,第一件事还是只想去看本子上他有没有写什么话,有没有交代什么,看完了心里才踏实。”

  第一篇留言

  “全忠,丫丫已安全送回老家,我姨全家都很喜欢丫丫,你放心吧……”1997年5月,任亚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给丈夫的第一篇留言。

  因为工作繁忙,任亚娟刚休完产假,便把孩子送到远在陕西宝鸡的老姨家照看。然而,任亚娟身上的担子没有减轻,反而更忙了。

  “孩子送走后,总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就想着哪怕自己苦一些,也要多看看孩子。”任亚娟说,那段日子,她从北京出车回来,便接着收拾东西,给孩子买上些衣服和零食,又坐上赶往陕西的火车。“在那待上两天回来,又该走车了,基本一直都在路上奔波着。”

  时间太匆忙,任亚娟每次回去都来不及换下蓝色工装。“我姨告诉我,有一次村里来了个穿着蓝西装的妇女,我那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跟着人家一直跑,边跑边喊,妈妈!妈妈!”

  任亚娟后来才明白,在一岁多孩子的认知里,穿蓝色制服的就是妈妈了。

  每次看孩子,并不能让任亚娟心头的思念缓解多少。“看着女儿的小脸蛋冻得通红,我心揪的呀!一咬牙下定决心,不管多难,要让她在我们身边长大。”

  女儿李卓蔚两岁时,任亚娟把她接回兰州,送进了铁路职工“全托”幼儿园。可能小小的心灵太害怕分离,每次都会死死地拖住妈妈。“经常是我连哄带骗着跑出来,她在里面哭,我就在院子里偷偷抹眼泪。”

  等李卓蔚再大一些上小学,赶上父母都不在家,任亚娟就让她到老师、同学、两人的同事家里借住。“别人家的女儿都是宠着,而我的女儿更像是散养。”

  为了弥补对孩子的愧疚,任亚娟对女儿基本上有求必应。“谁见了都说我太惯孩子了,我说没办法,道理我都懂,但我真的做不到!”

  任亚娟告诉记者,李卓蔚长大后,也会通过笔记本识字、认字,偶尔也给爸妈留些小便条,却从不在笔记本上乱涂乱画。“女儿说,你们的本子我不动,不影响你们俩。”

  1872千米的回家路

  “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调到西安二组当班长了。我很开心。现在咱俩可以齐肩并战了。咱俩都要努力一下,看看谁先考上列车长。”

  “娟,这趟车出去吃饭,有人聊起你,对你赞赏有加,我打心眼里高兴,老婆,我还挺自豪的!”

  夫妻俩的工作相似,也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任亚娟说,自己从普通列车员,到列车长,再到车队负责人,每一步都离不开丈夫的支持与鼓励。

  巡检货架行李、车厢卫生、消防器材,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当列车长时,任亚娟和同事们一直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车厢。即便是轮班制,夜里休班时被折腾起来也是常有的事,遇到难缠的旅客,任亚娟都耐心地劝慰解答。

  “兰州到北京西这趟车,全程运行1872千米,一来一回就是三天。我们两个列车长轮班,每人每天要站12个小时,一天下来走个几万步再寻常不过,回到家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对于工作,任亚娟和丈夫都有着一根筋的态度,永远把旅客摆在第一位。“家里事情再多,也要先把工作上的事做完,再办家里的事。对方工作忙,我就把家务活儿全承担了,一定不能让他耽搁工作。”

  几分钟的站台

  这几天,一部短片《三分钟》刷爆了朋友圈。短片中,即将上小学的儿子想念母亲,便拜托姑姑,趁着母亲的列车在站台上短暂停留的3分钟,见上一面。在任亚娟的印象中,一家三口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站台短聚。“孩子小的时候,我俩就乘着火车停站的几分钟,把孩子带到站台交接给对方。”

  一次生日,任亚娟在站台忙完后,即将搭乘前往北京的列车。远远的,任亚娟望见丈夫带着女儿站在寒风中,女儿手里提着蛋糕,冻得瑟瑟发抖。

  “与同事交接完工作,离开车已经没几分钟了。我快步走过去,姑娘远远就喊,妈妈生日快乐!”任亚娟拿过蛋糕,匆忙蹲下来抱着女儿的脸亲了一下,便转头上了火车。“当时好多同事看到这一幕都哭了,他们都说,你看咱这工作,真的太不容易!”

  去年情人节,任亚娟和丈夫都要跟车去往不同的地方。李卓蔚带上精心挑选的对戒,一家三口相聚在兰州火车站站台,而这次相聚也只有短短的37分钟……

  唯一的“全家福”

  在任亚娟家显眼位置,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只简单裱了框,相框被擦得干净透亮。这是一家人游长城时的照片,也是一家三口唯一的合影。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一直问我,妈妈,你一直跑北京,北京到底长什么样?”任亚娟便跟丈夫商量,趁着女儿考完初中,无论如何也要一起休个年假,带她去北京玩一趟。

  “那是我们三人唯一一次一起旅游,在北京玩了五天。”回来的时候,任亚娟提议,一年到头尽在铁路上奔波了,也没坐过飞机,这次咱们一家三口坐飞机吧,“于是我们就花了几千块钱奢侈了一把。”

  从北京回来,夫妻俩跟女儿许诺,明年带她再出去玩一次,然而直到今天,这个承诺从未兑现过。

  女儿长这么大,对她撒过多少次谎,承诺有多少次没兑现,任亚娟早已数不清了。

  李卓蔚告诉记者,她报考乘务员,就是想看看爸妈到底在忙什么,为什么顾不上管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李卓蔚很快体会到了铁路职工的艰辛,也逐渐开始理解父母。

  李卓蔚出的第一趟车,就遇到旅客把厕所堵了。“厕所故障不用就可以了,我当时完全可以不管它,可我就想,我爸我妈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行?!”李卓蔚戴着手套,拿着一个破方便面桶,一点一点把脏东西舀了出来,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在21岁李卓蔚的印象里,一家人只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团聚过一回。任亚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一家人又不能一起过了。“虽然过年我们很少聚在一起,但想到自己服务的一车人都能高高兴兴地回家团圆,心里就挺乐呵。”

  (原标题:“见字如面”24年 铁路夫妻的24万字情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