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江苏拟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缓解交通拥堵

2010-10-28 07:07:00    作者:于英杰   来源:扬子晚报  

让市民头疼的城市道路“拥堵病”,正在江苏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从主城区、老城区向周边地区蔓延,在一些大城市,经常出现长达一到两小时的早晚高峰拥堵时间,说“寸步难行”一点也不为过。

  让市民头疼的城市道路“拥堵病”,正在江苏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从主城区、老城区向周边地区蔓延,在一些大城市,经常出现长达一到两小时的早晚高峰拥堵时间,说“寸步难行”一点也不为过。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且,行车难、走路难、停车难有逐渐发展的趋势。这些问题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昨日,省政府在常州召开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副省长李小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长孙文德主持会议。会议直面城市交通“拥堵病”,寻求城市化和机动化双重压力下改善城市交通的出路。据了解,这是省政府第一次召开这样的全省性会议,专门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交通现状 中、小城市也患上“拥堵病”

  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逸中在昨天的会上说,当下江苏城市交通拥堵,从区域范围看,已经从苏南向苏中、苏北蔓延,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主要交通节点向路段、路网蔓延,由中心城区、老城区向周边地区蔓延。

  拥堵除了在地理空间上的大面积呈现,从时间分布来看,也越来越让人难以承受。陈逸中说,现在城市道路拥堵开始由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延伸,在一些大城市,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时间,持续达1到2个小时甚至更长,中心区和老城区交通高峰时段,车辆平均速度已经低于国际公认的大城市交通拥堵警戒线每小时20公里。

  “城市化”和“机动化”是造成城市拥堵的最重要因素。陈逸中表示,目前交通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大幅增长,到今年9月,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432万辆,与快速增长的汽车相比,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大滞后,难以应对爆发式的交通需求。

  当然,城市交通结构、路网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慢些,难以满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加上市民文明交通素质不高,一些陋习根深蒂固,违法行为面广量大,客观上也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此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交通组织、管理设施、执法规范等方面均有待科学规划和完善。

  尽管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但省委省政府决心已下,将花大力气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创造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陈逸中要求,各地交巡警要合理调整勤务模式,交通高峰时路面民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疏导交通,全力缓堵保畅。

  政策取向 提出“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

  很多人把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目光投向私家车,认为正是由于近年来私家车的爆发式增长,才导致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尖锐化。

  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在讲话中指出,城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总会超过道路的增长速度,所以,要完善调控政策,严格执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小客车发展政策,合理调节交通供求关系。既要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又要重视机动车迅猛发展、过度使用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据了解,小客车又称“轿车”,主要指乘坐9人以下的载客汽车,是私家车的主体。

  在昨天的会议上,省住建厅副厅长王翔也表示,各级建设部门应该注重政策引导,比如,研究出台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增加私家车在城市的出行成本等政策措施,通过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积极合理地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

  记者注意到,尽管昨天会上省有关方面未就“如何限制私家车过快增长”展开阐述,但不难看出,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小客车发展政策,目的还是限制私家车的过快增长。

  事实上,私家车要不要限制过快发展这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间和学者均有不同声音,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大城市应该限制私家车的过快发展,但这不是解决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良策。这一点,省有关部门和常州、南京、苏州、盐城等地在交流中也都给予充分肯定。可以确定,实施大公交战略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各地解决拥堵难题的基本选择。

  不过,在短期内采取一定政策,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缓解城市拥堵问题的呼声,一直有市场,这次会议上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可谓吸收了部分民意,接下来一个阶段,市民将关注采取哪些措施来限制私家车的过快发展。

  本报记者 于英杰

王晓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