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80后婚姻幸福要素排位:收入排第一 性生活第二

2010-11-02 06:43:00    作者:   来源:重庆晚报  

调查显示,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强,但他们的婚姻稳定性却不高。调查显示,适当的收入、健康可爱的孩子、和谐的性生活、相互忠诚、婆媳和平相处这5个要素最受重视。而80后将“和谐的性生活”提到了“最看重的幸福婚姻五要素”榜单第二的位置,排在“健康可爱的孩子”之前。

  80后婚姻最幸福也最“性福”

  80后婚姻

  幸福要素排位

  1 适当的收入

  2 和谐的性生活

  3 相互忠诚

  4 健康可爱的孩子

  5 婆媳和平相处

  10月31日,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社发布“中国人婚姻及性幸福”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受访者的年龄分布为80后、70后、60后及50后。

  调查显示,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强,但他们的婚姻稳定性却不高。这群更加尊重自我的一代,引领了中国人婚姻“高质量、低稳定”的新动向。

  调查结果

  1 幸福感强稳定性低

  报告显示,在各个年龄段中,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强,达81.2%,超过各个年龄段的平均水平。80后超过70后,而70后又超过60后。

  80后的婚姻幸福感高,婚姻的稳定性却不高。北京市崇文区法院民二庭提供的一连串数字说明,80后正成为离婚的“主力军”。在该庭2009年受理的360件离婚案件中,80后的离婚案件占四分之一,其离婚率年均增长近50%,其中有近九成夫妻因性格不合离婚,五成夫妻结婚时间不到3年。

  分析80后的离婚案例发现,冲动结婚、理性离婚成了他们的鲜明特点。

  专家解读

  80后难忍“家庭琐事”

  著名婚恋专家木禾认为,80后群体中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缺少忍让性、宽容度,这导致了他们的婚姻稳定性下降。同时,这一代人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更高,对平淡生活的不满使得他们不愿意凑合,一些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婚姻死亡”现象就越来越多。

  调查结果

  2 66%的80后满意性生活

  幸福婚姻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调查显示,适当的收入、健康可爱的孩子、和谐的性生活、相互忠诚、婆媳和平相处这5个要素最受重视。

  而80后将“和谐的性生活”提到了“最看重的幸福婚姻五要素”榜单第二的位置,排在“健康可爱的孩子”之前。和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相比,在80后已婚人群中,对婚内性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总计达到66.1%,比例最高。而34%的人“性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专家解读

  年轻人倾向“物质婚姻”

  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夫妻而言,适当的收入都是生活继续下去的基础。木禾认为,年轻人的婚姻观更加倾向于实实在在的物质。对于80后夫妻而言,由于很多人婚龄较短尚未生育,因而将孩子问题排在性生活和相互忠诚之后。

  调查结果

  3 “婚外情”方面最保守

  80后婚内最“性福”,在“婚外性行为”和“婚外恋”方面,则表现出了相对的保守。在60后、70后、80后三个受访群体中,调查显示,80后有过婚外性行为的比例最低,为4.9%,60后最高,为6.1%。

  对于配偶的婚外性行为,80后持“绝不容忍”态度的比例最高,达到72.9%,60后最低,为65.7%。

  专家解读

  婚外情是“炫耀性”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潘绥铭表示,婚外性行为与经济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他的调查显示,就婚外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言,富人是穷人的6.1倍。这一结果表明,婚外性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炫耀性消费”。从这个角度看,有一定财富积累的60后和70后确实比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80后更具有婚外性消费的资本。

  □数说幸福

  2009~2010年

  中国幸福

  小康指数:79.5

  《小康》还公布了2009~2010年度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从居民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各个方面衡量中国人这一年的幸福状况,最终得分为:79.5。

  幸福的主要因素

  家庭婚姻

  城乡居民觉得自己婚姻幸福的占77.7%

  健康水平

  满意的占76.5%,不满意的占22.0%。

  生活水平

  满意的占69%。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比2008年增长9.8%。

  住房条件

  满意率为60.1%

  社区环境

  满意率为60.5%

  业余生活

  满意的占52.3%。其中,17~29岁的人业余生活满意率最高,达65.4%。

  不幸福的主要因素

  城市房价

  不满的比重高达71.2%

  物价水平

  不满意率为55.8%

  工作职业

  不满意率为32.0% 据法制晚报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