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4 07:37:00 作者: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天地图上的三维图像
▲用户登录天地图网站,就可以看到各种地理信息数据。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10月21日在北京正式开通,被媒体称为“谷歌地球”。开通以来的20多天里,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引起很多怀疑、指责和批评,有人指它信息陈旧,有人怀疑它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汉第一次体验了“天地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也在汉体验了“天地图”,他们都充分肯定了这一自主创新的武汉成果
温总理赞叹:“你们真厉害!”
“天地图”开通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说,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天地图”装载了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以矢量、影像、三维3种模式展现,可漫游,能缩放。“天地图”中的中国数据尤为详尽,覆盖范围从宏观中国全境到具体县市乃至乡镇、村庄,数据内容包括不同详细程度的交通、水系、境界、政区、居民地、地名,不同分辨率的地表影像以及三维地形等。
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汉参观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成果,通过“天地图”观看了家乡天津北辰区的变化。很多人这时才知道,“天地图”是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核心技术,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体验了“天地图”,听着吉奥公司的汇报,在场的人们难忘温家宝总理的由衷称赞:“你们真厉害!”
据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介绍,“天地图”是以GIS软件为平台,整合海量地理信息数据而成的,其中GIS软件是核心技术,而实验室就是负责相关软件开发的。这是一个很长的开发过程:最开始是在单台电脑上,然后发展到局域网,最后上互联网;先二维,再三维。
对于相关软件开发,政府进行了多轮资助。最后一轮是973计划项目“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2005年由科技部批准立项,其中一个最终成果是GeoGlobe,它就是“天地图”软件平台。
“天地图”开通后,“百度百科”马上推出“天地图”词条,仅仅20天就有接近23万人次的浏览量。有好事者搞了一项“你是否希望‘天地图’地图取代谷歌地图”调查,路透社干脆说,“天地图”不利于谷歌在中国的发展。
甚至股市也炒作了一番“地图”概念,几家与地图有关的公司股票,受到部分投资者的追捧。
体验下来感觉都不太好
记者尝试着登录“天地图”,“享受”了一把它的服务。主页用标签标出了“矢量、影像、三维”3种服务模式,所谓“矢量”就是平面地图,“影像”即卫星从太空拍摄的地面影像,三维立体感更强些。总的来说,速度慢,感觉累。
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解释,浏览速度慢是因为“天地图”的服务器太少。像谷歌地球挟谷歌天下无敌的商业实力,在全球各地设置服务器几十万台,而“天地图”目前只在北京有十几台服务器,浏览速度自然慢。但以后“天地图”肯定会在各地设置服务器,提升浏览速度。
随着“天地图”开通,网上出现了一些体验手记,有的还被有影响的平面媒体发表了,有些手记有点“怨声载道”的味道。《东方早报》近日发表一名地图爱好者的质疑:在地图搜索服务上,“天地图”很多地名搜索不到,很多则显示错误的搜索结果,例如搜索“深圳”,返回的第一个结果竟然是:“亚洲中国台湾省桃园县深圳”,把深圳“划”给了台湾,不知是何道理?
更严重的指控说,“天地图”是对谷歌地球的抄袭。一位网友发帖说,他对“天地图”的卫星图片与谷歌地球的图片进行了对比,发现“天地图”使用的卫星地图很可能是来自美国Digital Globe公司的图像信息,而并非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信息。
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有些对“天地图”的贬损,从字里行间看,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有意为之。
而国家测绘局国家地理信息中心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洁解释,所谓“天地图”自主知识产权,是指在服务软件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卫星影像确实采购自国外卫星运营公司。软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卫星观测数据必须通过软件表现出来,让公众能够浏览查询,它起的是桥梁的作用。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测绘局其实也有自己的卫星观测影像,“天地图”之所以不用,有两个原因:一是卫星影像在我国属于国家机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公开;二是我国卫星的分辨率同美欧等国比差距较大,分辨率确实差一些。
事实上,谷歌地球也不是自己包办对地卫星观测,它所使用的影像数据也是从商业卫星公司购买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