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专家预计亚运会使广州城市建设提速5至10年

2010-11-16 07:34:00    作者:郭芳 邹锡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从国际“大排档”到国际“大都会

  成就“广州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邹锡兰 广州报道

  20年后,亚运会重回中国。这一次的主角,是广州。

  11月12日,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亚运开幕式在珠江的海心沙广场如约而至。于璀璨的珠江夜景之下,这场无可复制的开幕盛典将广州推向了世界。

  只是,此时,亚运会的历史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不再需要以这样一场体育赛事来展示一个新兴国家的自信与自强。

  但广州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舞台,来向世界展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光荣与气概。而在许久之前,这个以海商立市的岭南文化重镇,一种将自己独具一格而又可彰显于世的民众意识形态加以宣扬的冲动,早已萌生。

  这个中国人曾几何时的寻梦之城,如今也在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再是“全民亚运”

  1990年北京,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于一个并不友善的国际环境之中,尚不富裕的中国,首次操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

  那时候的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在问:中国的未来该向何处去?

  “于是,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突然唤醒了国人强国的意识,将整个国人的凝聚力都扭在了一起。”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特别助理陈维坚说,他有幸亲身参与了两届亚运会。

  20年前,健力宝公司以1600万成为了北京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指定运动饮料。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天安门广场点燃了火炬启动了传递仪式,那时天安门广场竖起了健力宝的广告牌。此后,再也没有一个企业能在天安门广场享受这样的广告待遇。

  陈维坚追随着健力宝跟着亚运火炬传递,走遍了大江南北,“相当激动,人们热血澎湃。”

  历时4年、投资20多个亿,这样的筹办规模显然无法与今日之广州亚运相比。因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全部拨给,仍有6亿元的缺口。于是全民捐款,最终成了“全民亚运”的最直接形式。赛后统计,约有一亿多人次向亚运会捐献了资金和物资,集资总额达到了7亿元。

  终以举国之力,办成了“全民亚运”。

  20年后的广州已非昔日之北京。

  1989年,中国的GDP仅有15677亿元;而根据广州市市长万庆良预计,2010年广州就能跨入“万亿俱乐部”,这将超过20年前中国GDP的60%。

  凭借改革开放积攒起来的雄厚实力,广州无须民众捐款,以一城之财力已足以承办一届起点更高、规模更大的亚运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广州亚运会的总投资高达1200多亿元人民币。

  今非昔比。20年间,世界见证了一个大国的迅猛崛起。

  再一次,在自家门口,健力宝成为了亚运的赞助商。

  然而,经历了诸多挫折的健力宝已不复当年的辉煌。“时代不一样了,市场环境也不一样了,产品不断地更新,其他品牌在崛起,想要一步回到当年的辉煌是不可能的了。我们希望健力宝以一个年轻时尚的新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重新唤起国人对健力宝的回忆。”陈维坚说。

  回归珠江

  期望以崭新面貌面对世人的不只是健力宝。

  广州亚组委方面告诉记者,在亚运这个舞台上,广州也希望向亚洲和世界展示国家中心城市的崭新形象,提高城市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如何树立新形象?广州的焦点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城市的母亲河——珠江上。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作为一个城市最后成型的时候,珠江穿城而过,围绕着珠江形成了广州经济发展的轮廓和脉络,那时候,很多银行、娱乐场所和文化设施都集中在这个地方,那些最美最重要的建筑都依江而建。直到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个格局自始没有改变。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广州一度失去了方向,我们放弃了珠江水域而向内地扩展,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忽略了古老的珠江,这让整个珠江显得有些零落和荒芜。”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的广州有新的格局和胸怀,在腾笼换鸟之后抓到了新的中轴线新的轴心,就是依托整个珠江。”

  从旧广州城的中轴线到现在新的珠江新城中轴线,整个广州版图不断扩张,经历了辉煌与落寞,又重新回到了珠江边来。她说,这是一个决策性的蜕变。

  亚运的开幕式“以珠江为舞台”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建议。

  现在的珠江又重新焕发光彩了。这座城市新的中轴线和新的城市中心被安放在这里。

  珠江新城沿江而建,在2003年之后,这座新城市中心的定位变成了中央商务区CBD,一条新的城市中轴线从燕岭公园开始,南经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穿越珠江新城到广州塔作为终结点。

  广州塔“小蛮腰”婷婷玉立于珠江边上。它现在是世界上最高的观光塔,也因此成为了当前广州最耀眼的新地标。这座一向以低调、务实著称的城市以这样一种方式张扬着对“国际化大都市”的想象和野心。

  转化为官方的表述是:作为城市新中轴线上七大标志建筑的制高点——广州塔,因适应广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转播和传输的需要,向世人展示出广州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心。

  站在珠江北岸对着“小蛮腰”的地方,是广州歌剧院。附近还有广东省博物馆、西塔,它们被名列在珠江新城新中轴线上的七大标志性建筑中,代表着现代广州的新面貌。

  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白天鹅宾馆成为广州市地标的时候,到去白天鹅喝早茶是件威水(神气)的事;到了九十年代,天河区的崛起成为城市新贵的象征,“到中信广场上班”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梦想;如今,“有钱就要投资在珠江新城”这变成了网上很多广州人的微博心声。历任三届政府、规划设计15年的珠江新城无疑是亚运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规划,珠江新城中轴线及其周边还将建造起“广州东塔”等一大批标志性商业建筑,最终要成为“辐射华南、联通港澳、面向东盟、影响亚太的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

  广州2.0

  这个潮湿的城市一改陈旧。

  虽然在奥运会与世博会之后,通过一次国际盛会来加快推进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的经验早已不新鲜。但对于这个曾经“环境污染、市容陈旧、交通拥挤、治安堪忧”的老城,颇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味。

  吴文宽开车走在广州的大道上,难抑自豪。“道路干净了,路面的柔软了,噪音也小多了。”

  他是整个广州城区此轮道路建设的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是,所有的主干道要实施‘长安街标准’。至少在未来将近10年的时间里,广州的路不用再修。”

  “根据专家的估计,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的城市建设提速5至10年。” 广州亚组委副主席、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说。

  2005年的时候,广州市政府计划在5年间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包含地铁建设等大量市政内容,既为了亚运会,当然也是出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考虑。

  根据万庆良在记者会上公布的数据:在广州亚运会1200多亿的总投资,用于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的资金占去了1090亿元。

  万庆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早在199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提出广州市要以解决城市市容脏乱差和交通堵塞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就拉开了广州城市大变的序幕。

  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

  “现在看起来亚运会是一个很好地解决广州历史遗留问题的机遇,对广州上一个新台阶很重要。可以这么说,没有亚运会我们要实现这个十年一大变还是很有难度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说,以前很多人形容广州是“最说不清楚的城市”,很有活力但又像个大农村,现在看来印象要好很多。与此同时,城市的管理也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包括城市的内部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人口管理等等。

  “尽管广州人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牢骚和怨言,但进步还是明显的。”

  在广州,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六运会,变出一个新天河;一个九运会,变出一个新广州。”亚运再一次更新这座城市。

  “番禺虽不能说是最大,但确实是很大的受益者。例如,为了迎接亚运,火车站也很快建成了,为它配套的二号地铁线也加快完成了。”广州市番禺区区长楼旭逵坦言,如果没有亚运的推动,速度不可能那么快。

  按照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发展战略,在广州番禺莲花山下,占地2.73平方公里的亚运城建设是其南拓战略的重要节点,在赛后,它将成为能容纳100万人口的“广州新城”的启动区。

  “广州市委市政府给我们造了一个亚运城,而且把中国馆准备以后送给我们番禺区政府。”楼旭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于番禺来说,这是一份厚礼。

  番禺比广州城更为历史悠久。作为广州的近郊,立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城市化浪潮中,它被并入了广州城区。

  “广州老城区发展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南拓’就是要发展南沙和番禺,这两个地方有许多土地资源,适合发展工商业。而且,‘南拓’战略对南沙和番禺发展帮助相当大。”王锐祥是番禺本土的企业家,他已经直接受益于这个城市的“南拓”战略,由他所创立的音响品牌酷锐成为了本次亚运全部场馆的音响供应商。而他的许多企业家老乡也从亚运会建设中获得各种项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番禺区GDP一年迈上一个百亿元台阶,接连实现“四级跳”。番禺区委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的GDP预计超过一千个亿,进入了广州千亿‘俱乐部’。”

  当然,“南拓”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广州市由一个沿江的城市,变成一个滨海的城市。“如果没有番禺、南沙这一块,广州就没有出海口,而广州要成为向国际化大都市,它需要有一个出海口,也需要有海口这个优势。”上述官员说。

刘宝才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