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14:48:00 作者:马恒辉 来源:解放军报
●如果可以把军事硬实力比作利剑,软实力就是它的凛凛寒光、铮铮夜鸣
●一支军队的战略能力,不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乘积或平方
软实力建设:我军转型的紧迫战略任务
军事软实力作为军队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引领军事斗争准备方向,而且凝聚官兵意志,培育战斗精神,促进技术战术融合,催化联合作战能力跃升。
军事软实力随军队产生而产生,伴随战争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一般地说,军事软实力是与军事硬实力相对应且以硬实力为依托,由战略思维、决心意志、战斗精神等诸多非物质元素所构成的特殊战略能力。衡量一支军队软实力强弱,不是单纯看其规模数量和武器装备水平,而是看其构成要素的质量及其运用能力的高低;不仅包括政治目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组织机制和指挥效能,而且包括历史文化、传统作风、心理素质、军队形象等要素。军事软实力对内表现为凝聚力、提振力和增效力,对敌则表现为威慑力、遏制力和瓦解力。
与硬实力依存增效。在战略运用上,软实力与硬实力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融合提升。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黏合剂和倍增器,对硬实力起着展示、放大和延伸作用。抛开硬实力,软实力就没有依托和支撑;离开软实力,硬实力就失去了魂魄和神采。在军队硬实力不变的情况下,软实力强则战略能力强,战略能力强则国家兴。拥有强大的军事软实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战争主导权。
思想政治核心主导。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来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导性特征。这是军事软实力的核心,也是软实力的灵魂。在软实力构成要素中,思想政治正确最重要。军事软实力作为军队价值取向、决心意志和作战艺术的集中体现,反映军队的性质与本质。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建设中,我军形成的政治工作体系,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巩固和提升军事软、硬实力的根本保证。
战略牵引适度前瞻。军事战略思维作为第一软实力,突出作用在于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科学预见,适时提出符合实际和有所作为的战略指导。特别是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能够预先察觉可能的危险信号,适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必须把战略洞察力和科学预见作为战略指导,引领我军战略能力建设创新发展。
长期建设厚积薄发。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军队,其软实力必然处于领先地位。而这种领先地位,只有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实践中千锤百炼才能形成。无论是战略指导、指挥艺术、战役战法研究,还是政治思想、战斗意志、顽强精神的培育,都需要通过实践积累,这就决定了软实力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探索、持续叠加和有序推进的实践过程。打造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软实力,需要不断探索精心设计,需要磨砺深化提炼升华,才能渐进累积、蓄势待发、应需而动。
滚动发展与时俱进。当代世界,强权越来越把国家利益最大化,作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基本着眼;时下各国,以最前沿的战略能力竞争,正成为流行的国际行为准则。我军必须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国家利益安全的不断拓展,紧紧围绕维护和保持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这一总目标,确保应有的战略主动和竞争优势。脱离现实需求,跟不上活跃的时代变化,软实力建设就会失去勃勃生机。
军事软实力具有科学的认知标准,不能简单看作“非硬即软”或“既软勿硬”
软实力的战略着眼点是“横向对比”。外军认为:“软实力具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指向,离开与对手的比较,就不能判断它的战略实力。”军事强国军队软实力建设,无不重视针对性规划和目标性设计。因此,我军软实力建设不能只停留于自身的纵向比较,而应始终瞄准现实和潜在对象战略能力的最新变化,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指导。特别是在武器装备长时间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更应注重从军事谋略、指挥效能、编制体制、作战方法,以及官兵素质、战斗精神和国际形象等方面下功夫,降低与对手的战略落差。
软实力的运用要求是“软中有硬”。军事软实力作为科学运用硬实力的战略能力,制约是否运用硬实力、何时运用硬实力和怎样运用硬实力等战略问题。软实力强大,能弥补硬实力的不足;软实力缺失,往往会导致满盘皆输。从某种意义上说,软实力不够,远比硬实力不足更致命。加强软实力建设,重在提升战略指导、战略威慑以及作战理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锻造果敢坚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意志,塑造柔中有刚、以柔克刚和“绵里藏针”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等问题上,切实做到软实力不“软”、硬实力真“硬”。
软实力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始终保持强大的战争慑止能力,是软实力建设的最大追求。提升我军软实力的终极目标不是以战止战,而是以非强制手段遏制战争爆发、达成战略目的。软实力效能的发挥,不仅依赖高超的斗争艺术和谋略,而且有赖于先进的战略思想、作战理论,以及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软实力的核心支撑是战略洞察与决策。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来自对国家利益安全的自觉防范和理性警觉。善于从战略高度洞察世界大势,准确做出有利于我的战略判断与处置,是我军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在繁纷复杂的战略博弈中争取战略主动,在混沌不清的战争迷雾中抓住本质,应是我军事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软实力的历史托盘是军事战略文化。作为国家战争经验、军事思想、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战略文化对军事软实力建设具有潜移默化但却是决定性影响。5000年文明铸就的军事战略文化,今天对我军软实力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问题只在于,如何将其与当前国际形势和信息化战争紧密结合,打造中国特色的当代军事软实力。
加强军事软实力建设应遵循自身规律,做到目标清晰、有序高效
培养高度统一的向心凝聚力。向心凝聚力源于广大官兵始终不渝的政治信仰、胸怀远大的共同理想、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履职尽责的敬业精神、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把广大官兵思想意志凝聚起来,把爱党爱国爱民壮志豪情激发出来,保持昂扬进取、团结向上,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提升引领时代的谋划指导。坚持从现实需求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继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军事思想、作战理论、作战方法,还是编制体制、指挥方式等,都应与国家利益需求和信息化战争需要相协调。引领时代的战略谋划指导,尤其需要关注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安全大局,跟踪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增强忧患意识和战略素养。
强化富有谋略的战略制衡。维护国家利益安全,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战略制衡。实施战略制衡需要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政治谋略,综合运用实力制衡、心理制衡、舆论制衡、法律制衡等手段。既不按照对手预设的规则行事,又不被对手拖入短兵相接的军事对抗;既要与狼共舞,又始终按照自己的节拍行事。
创新战争预测与推演。先“庙算”尔后求胜,是战争指导的基本法则。多年来,我军习惯于用抽象思维描绘战争,忽视或不长于用数学推理方式推演战争。花样翻新的作战模拟,多体现“示意性”、“演示性”、“观摩性”和“描述性”特征,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制约了对现代战争本质的认知深度。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变定性为定量、变经验决策为数据决策,提升我军预测战争与推演战争的能力,促进军事软实力大幅提升,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阔胸襟吸纳融合。以敏锐眼光和宽阔胸怀,择优吸纳外军先进理论和军事技术,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在改造传统中发展现代,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在战略预警、装备隐形、工艺制造等方面,突破技术封锁和垄断,提升武器装备质量效能。同时,重视发挥军事外交优势,加强战略对话,营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外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确保软实力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恒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