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北京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未达标 要求10分钟走到

2010-11-26 14:46:00    作者:耿诺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规划委昨日颁布《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标准》,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3类。市规划委在规划标准中提出,社区级别的紧急避难场所至少要有1000平方米,市民步行5到10分钟能够到达。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9个区县已开展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要依托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设施。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32个,总面积501.94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156.6万人。

  新颁布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标准中,中心避难场所要求在人口超过100万的新城地区设置,兼具紧急及固定避难场所的所有功能,属于市级避难场所。而固定避难场所则要保障灾民3天以上的长期避难,并具备一定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地,属于地区级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要保障灾民3天内临时避难并具备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临时性场所,便于疏散转移,属于社区级避难场所。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规定要求,根据各个区县、新城现状及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按照灾时常住人口中100%将进行临时避难、30%将需要长期避难的标准,来测算其避难人口规模。在用地面积上,中心避难场所不能小于50公顷,固定避难场所面积不能低于10000平方米,紧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用地资源较少的区县也不能少于1000平方米。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北京市城市发展规模,中心城现状人口超过1000万,需设置多处中心避难场所;顺义、通州新城规划人口约100万,需各设置1处;其它新城规划人口均少于100万,根据规范要求不需要单独设置,但考虑到行政管理的独立性特点,建议每个新城设置1处。

  相关新闻

  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未达标

  市规划委调研显示,目前已开展建设的区县有9个,已建成32个应急避难场所。这个数字意味着能疏散安置的人数还达不到十分之一,没有达到市“十一五”减灾规划中要对应急避难场所拟建数量的要求。

  目前全市人均可用地资源为9.57平方米,而原东城、原西城、原宣武及海淀、大兴等区用地资源较少,人均可利用资源面积不足5平方米。 “避难场所的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扎堆现象,多数集中在海淀、朝阳、宣武等,而其他老城区的太少了。”专家称,各区县的避难场所总面积和可容纳总人数与所建避难场所数量不完全呈正比例关系。

  专家介绍,目前已建设的避难场所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也不统一。没有明确的应急设施和设备建设标准,功能不统一,很难建成合格规范的应急避难场所。(耿诺)

刘宝才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