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绿色发展指数“偏离”公众感受? 专家反驳

2010-11-29 10:21:00    作者:张玉玲 张雁   来源:光明日报  

乍一看,这个结果似乎与公众的直观感受不一样。在人们眼中,东部地区开发早、发展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空气、水等污染严重。可为什么东部地区还是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根据最新发布的我国首部《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各地绿色发展水平有了最新排名:30个参与测算的省(区、市)中,12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在前十位;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六省绿色发展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因资源优势而提升了绿色发展综合水平,青海、内蒙古和云南绿色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乍一看,这个结果似乎与公众的直观感受不一样。在人们眼中,东部地区开发早、发展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空气、水等污染严重。可为什么东部地区还是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向记者解释说,“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是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部分构成,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管理和治理情况等,各地区在三项分指数上的排序不尽相同。“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的55个指标是从近1500个相关指标中经多次筛选后确定的。

  “绿色发展指数体系”不是仅是绿色指数,它是由三个指标构成的科学体系。从三个指标全方位来衡量,绿色发展指数的结果不仅没有偏离公众感受,反而还和公众感受高度一致。报告主要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教授向记者进一步详解报告结果:

  比如北京市,公众感受的空气和水环境状态不佳,在“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上排名第12位,与公众的判断基本吻合,但由于在“经济增长绿化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两个指标中,当之无愧地排名第一,这是因为2008年为了实现“绿色奥运”,北京市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首钢搬迁、黄标车严格受限、蓝天数是十年最多的……对绿色投资多,第三产业比重大,所以,北京市的总体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第一。同样,上海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排名第29位,在“经济增长绿化度”排名第2位,政府政策支持度排第7位,总体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4位。

  李晓西教授分析说,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力相对较强,也相对较早地遭遇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东部发达地区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效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而且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环境和生态保护力度,提升了经济增长的绿色程度。

  公众感受环境条件好的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上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项指标的前十位中有七个是西部地区。以青海省为例,虽然资源条件好,“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排名第1位,但“经济增长绿化度”排名第30位、政府政策支持度排第8位,总体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2位。

  在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绿色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目前各地区正在制订与完善“十二五”规划,“《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的发布对各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各国通过“绿色新政”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把握新发展机遇的国际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指数的研究能使我国有根据地参加国际对话。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说,“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研究成果“不但能够帮助政府改进对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绿色发展自觉,因此很值得赞扬和支持”。(张玉玲 张雁)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