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铁道部将推铁路"一卡通" 高铁或率先使用(图)

2010-12-01 06:59:00    作者:综 合   来源:扬子晚报  

日前,铁道部发布了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以下简称“客规”与“客细”),新规今起实施。

南京站已经对儿童一米线做出调整。刘浏 摄

  今起没赶上动车改签有何限制

  铁道部新规市民尚有不少疑惑,本报为您一一解答

  黄佩诗 徐媛园

  日前,铁道部发布了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以下简称“客规”与“客细”),新规今起实施。除了将使用儿童票执行的身高标准从1.1~1.4米调整为1.2-1.5米外,车票改签也做了重大调整。本报将近期市民反映的乘坐火车时会经常发生的状况,结合新修订的客规与客细,整合了“八大疑问”,为您一一详细解读。

  关于改签

  未赶上普通列车,车票将作废

  记者了解到,规定中所指的普通列车,可以理解为非动车组旅客列车。新规规定,办理普通列车车票改签手续原则上应当在开车前办理,只有特殊情况经站长同意可在开车后2小时内办理。所以,如果市民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而未赶上普通旅客列车的话,车票就作废了。

  动车票改签不受开车两小时内时间限制

  如果没有赶上动车的话,后果将是怎样?新规规定为,持动车组列车车票的旅客改乘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时不受开车后2小时内限制。简单一点说,未赶上动车组列车的话,车票并未作废,可以去办理改签手续。

  新规规定,全程在铁路运输企业管内运行的动车组列车车票有效期由企业自定。据悉,上海铁路局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规定为,“管内动车组列车车票的有效期为当日当次有效”。也就是说,旅客出行,必须按照车票票面指定的乘车日期以及车次去车站上车,如需提前或改晚,必须去办理始发改签手续。

  持直达票旅客中途下车车票作废

  现行规定是乘坐动车组列车中途下车车票失效,对于乘坐普通旅客列车中途下车在有效期内可以办理中转签证手续。但是12月1日起,持直达票的旅客在非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下中途下车,前程(即中途下车站至票面终点站)车票都将失效作废。

  关于乘车

  低价票车厢的旅客不能在高价票车厢停留

  新规对乘车时携带的行李大小作出要求,乘坐动车组列车乘客只能携带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3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的行李。

  此前在乘车过程中,因为要到餐车吃饭、上厕所、取开水等一些情况,在各车厢间相互走动是很常见的。但是从今天起,除非有特殊情况并经列车长同意外,持低票价席别车票的旅客不能在高票价席别的车厢停留。

  新规定还新增了3种不能购买学生票的情况,是:学生证没有按时办理学校注册;学生证优惠乘车区间更改但未加盖学校公章;没有“学生火车票优惠卡”、优惠卡不能识别或者是优惠卡芯片存贮的信息,比如乘车区间、学校信息与学生证记载不一致的。 黄佩诗 徐媛园

  最新消息

  铁道部将推出铁路“一卡通”

  可能在高铁率先使用

  前天,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铁道部与中国银行宣布启动银联标准铁路预付卡项目合作。铁道部所属单位、中国银行及中国银联等相关机构将筹建合资公司,并以该合资公司为运营平台推出银联标准铁路预付卡。此卡类似公交一卡通,有望在高铁线路率先使用。

  预付费卡类似公交一卡通

  铁路预付卡是铁路电子支付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道部与中国银行领导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行业领域内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利用银联卡的支付标准和受理环境为铁路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工具。

  银行方面人士表示,这种铁路预付卡类似公交一卡通。与目前普通的银行卡多为磁条卡不同,铁路预付费卡是非接触式的银行卡,只要在刷卡机上一晃就可刷卡成功。预付卡是先在卡内存入一定的现金,再进行消费,可再充值。据银行人士介绍,此卡主要针对频繁乘坐火车的差旅人士,预付卡也有望在一些高铁线路和动车线路上率先使用。而其他不经常乘坐火车的市民可以选择用现金到柜台和网点购票。此外,该银行人士表示,预付费卡今后还有望在其他地方进行刷卡购物消费,前提是商家有能够接受非接触式银行卡的POS机。据了解,目前银行正在逐步升级POS机,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受理此类非接触式的银行卡。

  网络订票技术方案基本确定

  “铁路网络订票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技术方案基本确定,相关准备进展顺利。而此次铁道部和中国银联合作,将加快铁路网络订票的推进。”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综 合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