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20:41:00 作者:梁娟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2月7日电(记者 梁娟)从这个月开始,陕“O”车牌在三秦大地消失,网友迫不急待地在网上将陕“O”放进展览文物的橱窗。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区市政府取消了拥有“特权”的“O”牌照,但不少公众和专家认为,“O”只是一个符号,重要的不是仅仅取消“O”牌,而应彻底取消公车特权和公车腐败。
政府回应民意 特权陕“O”归零
从12月2日至5日,记者在陕西省政府所在的西新街连续观察了好几天,没有看见一辆陕“O”牌照的车辆经过。今年9月1日,陕西省公安厅向社会公布,按照陕西省政府要求,将全部取消陕“O”车牌照,并从即日起为陕“O”更换普通民用车牌,12月1日起,所有陕“O”牌照车辆禁止上路,否则按无证车辆处理,还将处理相关责任人。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表示,截至11月30日,所有的陕“O”更换了自选号码的普通民用号牌。
据记者了解,今年8月,有网民反映:这几年一些陕“O”车横冲直撞,不遵守交规,只要有钱有关系,私人老板也可以挂个陕“O”车牌,严重影响了政府及公安形象。
网友的留言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省政府办公厅回复网民意见称,陕西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对陕“O”号牌开展清理整顿,研究取消方案。省政府责成省公安厅于今年底前取消陕“O”号牌。
据介绍,陕“O”号牌是按照1992年公安部《关于取消公安专用车辆号牌换发民用号牌的通知》精神设定的机动车公安专段民用号牌,陕西省公安机关部分车辆从1995年开始使用陕“O”号牌,作为日常行政公务用车,截至取消前,陕西省共核发陕“O”号牌7056副。
陕西省公安厅此前曾表示,陕“O”号牌启用以来,为提高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和保证公安民警执行公务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是由于陕“O”号牌的特殊性,在管理使用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车辆超出了核发范围,挪用、套用、伪造等现象较为突出;个别陕“O”号牌机动车驾驶人特权思想严重,不遵守交通法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对此,有关部门曾多次整顿但收效不大,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因此,回应民意,陕西省决定彻底取消陕“O”号牌。
西安许多市民都对取消陕“O”车牌拍手称快。一名姓孙的干部对记者说:“这说明政府越来越关注老百姓的感受,能够顺应民意下定决心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希望,陕西能够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杜绝特权号牌出现。”
公众频念“紧箍咒” 各地“O”牌难长久
记者调查发现,群众反映“O”号牌车最强烈的是违章不罚款。由于“O”牌车属于公安专段民用号牌,挂“O”牌的不是公安“自己人”,就是管着公安的“领导”,或者是行政事业甚至国有企业的“兄弟单位”,车辆违章被电子眼拍下可以自动消除。其次,一些“O”牌车在高速公路、二级路等收费的公路上行驶,可以不交过路费。“O”牌车乱停不仅不被“贴条子”,而且还可拒交停车费。由于有“特权”的保护,“O”牌车的违法行为越来越多。
另外,“O”牌的发放也是制造腐败的“温床”。从公安部的规定看,“O”牌原本只发放给公安政法系统使用,但现实中其使用范围已经超出公安车辆使用范围,甚至已成为有些民营企业老板向公众炫耀“人脉”和“能力”的资本。
陕西、广东等省的人大代表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取消“O”牌特权车的建议。最近几年,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都在全国和地方的两会多次提出议案、提案。
据记者了解,早在陕西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湖南、上海、北京、重庆等地都已经取消了“O牌”,青海和湖北等省也相继取消了“O”牌的特权并严格规范使用,取消“O”牌的省区市已接近全国一半。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取消拥有特权的“O”牌照,陕西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公众对特权频念“紧箍咒”和政府不断主动规范特权行为的双重挤压下,不管情愿与否,各地“O”牌生存已难长久,最终将会彻底从国人视野消失。
该取消的是“O”牌,需革除的是公车特权和腐败
陕西省取消陕“O”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议论,其实只要有哪个省区市“O”牌被取消的消息都会让媒体和网民“兴奋”一阵子,而每一次的议论都剑指公车的特权和腐败。
网民认为,代表着特权的“O”牌特权车被取消了,还要防止今后这些车以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牌照”形式出现,防止地方清理“特权车”行为陷入“清理—好转—复发—清理”的“怪圈”之中。
陕西一律师王洪说,取消“O”牌只是“与民同牌”,遏制公车交通违法,应该敬畏法律、一视同仁、“与民同罚”,做到违规必罚。只有执法不避权与贵、公权力不去干扰执法,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公车交通违法。“O”牌只是一个普通的字母,重要不是取消“O”牌照,而是背后的特权思想。
此间社会学家认为,各地在取消“O”牌的同时,更应该着眼长远,研究取消特权车的长效机制,同时改革和规范公车管理,从制度上彻底消除公车的特权和公车的腐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