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成都明年起取消暂住证 300万流动人口实现同权

2010-12-31 06:51:00    作者:王丹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从明天开始,300余万生活在成都的流动人群将彻底告别“暂住”的状态。昨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称,从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将正式实行,成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

成都市公安局相关人员展示新的居住证样本

  从明天起成都告别“暂住证”

  万流动人口可享项市民权益

  从明天开始,300余万生活在成都的流动人群将彻底告别“暂住”的状态。昨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称,从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将正式实行,成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流动人口将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张俊国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居住”概念却意味着政府对流动人口从管理变为了服务。那些长期在成都生活和工作,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将有望融入这座城市。

  ■从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市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以往“暂住”成都的300余万流动人口可享受12项与市民同等的权益■今后,成都将以居住状态重新界定居民范围,淡化本地人、外地人的身份概念■凡是在成都买房、租房,居住1个月以上的都可以申请居住证,成为成都“居民”

  告别“暂住”流动人口拥有12项市民权益

  据悉,《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从明天开始实施,成都将开始发放居住证,同步取消传统的暂住证制度。这意味着,成都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了流动人口也可以享受和市民同样的12项权益。

  今后,持有《成都市临时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可以在评选先进、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机动车驾驶执照申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法律援助、劳动就业、参与社区管理等8个方面享有与成都户籍人口同等的权益。除此之外,持有《成都市居住证》的,还可以按照规定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者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执业资格登记;参加科技发明、创新成果申报;按照规定申请科技人才计划资助、科技项目资助或者专利补助基金;按照本市相关规定申请转为常住户口。

  据了解,《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证人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当年入学政策办理相关入学手续,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成都市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成都市居住证》持有人现居住地学校分布和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情况,按照相对就近、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入学。

  成都“居民”明年起或扩容300余万

  作为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目前有流动人口300余万,户籍人口1120万。“成都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他们参与城市建设,融入城市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俊国说,今后,成都将以居住状态重新界定居民范围,淡化本地人、外地人的身份概念。凡是在成都买房、租房,居住1个月以上的都可以申请居住证,成为成都“居民”。

  据悉,2005年,成都市曾以“市长令”颁布了《成都市居住证管理暂行规定》,不过仅针对中心城区的外来专业人才。今年7月,成都出台《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在青羊区文家、草堂,武侯区玉林三个街道试点,办理3000多个居住证。明日起,成都将针对所有流动人口全面推广“居住证”,使其实现和市民同权。

  居 住 证 改 革 三 问

  300万流动人口“同权”成都能否承受?

  一问:为何要取代《暂住证》?

  暂住证的历史

  暂住证这个词据说为深圳首创,是深圳移民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它让初到深圳的外来人口拥有了暂时居住的权利和一个身份,这个词语本身蕴涵着生活的不安定性。中国“打工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暂住证。后来暂住证制度在中国流传开来,暂住证是特定时期的人口管理方式。自2008年3月浙江慈溪、吉林长春废止暂住证、实施居住证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至少10个城市实施居住证制度。

  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张俊国表示,用《居住证》取代《暂住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政府以人为本、彰显民生的执政理念和成都市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积极取向,进一步凸显了对流动人口落实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和权益保障的功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俊国说,首先,居住证制度以人员的居住状态重新界定了居民的范围,明确了动态社会状态下城市服务和管理的对象,有利

  于消除外来建设者的心理隔阂,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其次,通过居住证逐步赋予持证人与户籍居民接轨的优惠待遇,从制度上保障了来蓉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问:会不会造成城市人口膨胀?

  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张俊国说,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成都已实现迁移自由多年,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量的涌入。同时,

  大城市生活成本更高,流动人口对此也有适应能力的考验。过去,暂住证对流动人口没有太多的“实惠”,人们怕麻烦就不办理,政府难

  以查验。居住证强化“居民”意识,给予流动人口市民待遇,更容易使其主动接受和办理,政府在服务的同时,也就做好了人口管理工作。

  三问:成都是否有足够的承受力?

  成都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军表示,300余万流动人口在成都生活早不是一天两天,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是现实的,将其纳入医保范畴是必须的,也是一种城市对他们的认可。未来5年,成都将投入更多经费提升医疗等社会服务资源。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荣华也表示,流动人口凭“临时居住

  证”,可以让子女在成都接受义务教育。他们将根据当年入学政策办理相关入学手续,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流动人口凭“居住证”的,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政府将根据其现居住地学校分布和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情况,按照相对就近、统筹协调的原

  则安排入学。“四七九中学这样的名校、择校现象,一时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将通过统一规划学校布局,平衡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良的义务教育。”他也坦言,部分名校毕竟学位有限,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入读。教育部门将按照规定,安排学生就近入学。

  明年1月4日开始

  办理居住证

  居住证长啥样?如何办理,能帮你什么忙?别急,这些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1、成都市居住证办理条件

  今后,成都市的居住证将分《成都市居住证》和《成都市临时居住证》两种,有效期分别为五年和一年。办证后每满12个月,需到派出所信息确认,否则使用功能将中止。

  按照拟居住时限长短及就业状况,流动人口分别领取不同证件。在成都拟居住1月以上的,应当办理《成都市临时居住证》。在成都拟居住1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成都市居住证》: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在居住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六个月以上的人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的人员;已购买房屋或者已在房管部门办理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且在居住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六个月以上的人员;符合成都市落户条件,但本人尚未办理户口迁移的人员;《成都市居住证》持证人的未成年子女。

  2、办证时间

  2011年1月4日起,成都市公安局将面向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流动人口可以到目前居住地的属地派出所申办。原有暂住证有效期未满的,其原有证件继续有效,有效期满后按照规定换领居住证。

  流动人口到达成都拟居住7日以上的,应当7日内向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用工时间拟满一月以上的,应当由用人单位在录用后七日内向居住地详址所属受理机构申办居住证。流动人口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流动人口离开后七日内报告受理机构。

  房屋出租人或者房屋中介机构,应当在流动人口承租后二十四小时内登记其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以及居住证等基本情况,并在七日内向居住地详址所属受理机构报告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对未办理居住证的,房屋出租人应当督促流动人口在承租后七日内向居住地详址所属受理机构办理居住证。

  流动人口与房屋出租人解除或者终止房屋租赁合同的,房屋出租人或者房屋中介机构及其委托代理人应当在流动人口离开后七日内报告受理机构。房屋出租人或者房屋中介机构及其委托代理人未按照规定登记报告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的,由县级公安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3、办证所需哪些资料

  办理《临时居住证》需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居住处所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本人近期相片1张。办理《成都市居住证》需额外提供劳动合同、社保证明、营业执照、房屋所有权证。

  4、居住证和居住登记如何收费

  居住证实行免费办理。遗失补领的,应当缴纳工本费20元。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丹摄影报道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