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节后各地上演民工“争夺战” 争劳力不如争转型

2011-02-21 14:35:00    作者:尚前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见一年“民工荒”。不仅如此,随着农民工消费品位的提高,也将逼迫曾经以这些人为消费对象的低端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空间,因此,企业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此乃产业升级的一重含义。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见一年“民工荒”。春节之后民工难招虽不是新闻,今年却“更有新气象”:不仅珠三角、长三角一如既往,甚至连中西部也加入此等行列,以致其中不少地区纷纷出台软硬兼施的“留人”措施,而被外界视为“截留”、“争夺”。

  对于“民工荒”为何年年“如约而至”,各方各抒己见,有曰“刘易斯拐点迫近”,有曰“城乡二元体制所逼”,虽然意见不一,但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民工荒”仍将成常态却鲜有异议。此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坏,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利大于弊。

  首先,能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对广大农民工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让这些长期这些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候人”,也感受了一把被人追捧的幸福,或许还会工资上涨,福利提高,地位上升,这不正是“以人为本”的追求吗?

  其次,对企业而言,“民工荒”往往意味着要想再招到合适的工人必须要相应调整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政策,而调整政策的结果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从表面上看这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则是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动力。

  可以说,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低成本”发展,为中国商品竞争世界市场,提供了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也让中国经济对低端产业、不需要多少技术的行业和没有创新的企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原因很简单,如果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就能让企业获利,又有谁会愿意投入巨资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进行产业升级呢?所以,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虽然被列为政策目标多年,但实际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民工荒”的出现,有了让这一现象发生改变的契机。一方面,“民工荒”将迫使企业提高农民工的工资,使他们能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随着其收入的增长,巨大的消费潜能将有可能转变为实际的消费需求,所谓“通过扩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也就有了更多的依靠。

  不仅如此,随着农民工消费品位的提高,也将逼迫曾经以这些人为消费对象的低端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空间,因此,企业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此乃产业升级的一重含义。

  另一方面,随之企业成本的提高,企业曾经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机,就不得不另觅他途,于是企业在成本的重压之下将“被迫”更多地依靠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此乃产业升级的另一重含义。

  因此,使尽软硬手段争抢民工,不如下番苦功夫率先转型。

  《瞭望》新闻周刊 尚前名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