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武汉精武路拆迁鸭脖业生变 或带动10万人就业

2011-02-22 06:35:00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武汉的城市建设正掀起新一轮高潮。随着大范围旧城改造,有80年历史、因出产鸭脖子而闻名的精武路,以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都将面临拆迁。

精武路拆迁,商家打出巨大的“迁址通知”留住回头客。

不少鸭脖子商家搬到了新址继续卖鸭脖子,不过铺租惊人。

  精武路全面拆迁 闻名全国的鸭脖产业顿生变数 业界称拆迁是双刃剑

  武汉的城市建设正掀起新一轮高潮。连日来,驰名中国的鸭脖子一条街——武汉精武路一片繁忙。几台勾机轰鸣着,将精武路上的几家鸭脖店夷为废墟,腾起几米高的尘土。

  随着大范围旧城改造,有80年历史、因出产鸭脖子而闻名的精武路,以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都将面临拆迁。昔日车水马龙,如今拆迁正忙。根据规划,精武路片区将崛起一片高档商住区。

  精武路的拆迁,让武汉人对作为“城市名片”的鸭脖子深感担忧。“基地”没了,武汉鸭脖子会不会元气大伤,辉煌就此终结?

  对此,武汉精武鸭脖协会秘书长刘世平表示,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都很关注武汉鸭脖的命运。精武路搬迁对武汉鸭脖来说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好机会,“拆迁是把双刃剑,武汉鸭脖子不能总围着几十平方米的小作坊转。”

  武汉鸭脖子的命运究竟如何,还有很多变数。

  截至1月27日,精武片区第三阶段的拆迁改造告一段落,自去年3月起开始的拆迁逐渐进入尾声。

  一条鸭脖路

  产值60亿带动10万人就业

  根据公告,精武路片区拆迁总面积415793平方米,作为武汉市市政府的储备用地,精武路将在2011年8月之前全部拆除,所有鸭脖子经营店也将全部搬迁。

  据负责规划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亢德芝介绍,精武片区实际改造范围20.17公顷,改造原因一是区内面貌和武汉商圈定位很不协调,另一个是该片区严重的交通堵塞。

  在鼎盛时期,1公里长的精武路上有大大小小100多家鸭脖子加工店。

  今年47岁的丁老二已经在精武路经营鸭脖近30年了。在他看来,鸭脖子之所以能成为武汉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名片”,根本原因是品质过硬。正宗的精武鸭脖,制作方法十分考究——用产自福建、四川等地的上等辣椒,外加陈皮、八角、党参、草果、桂皮、木香等十多种中药材经过近2个小时的煎煮成汤,再将本地土鸭鸭颈放入汤中卤制两个小时。同时,各店多数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

  武汉这座城市为何会和鸭脖子结缘?

  据祖孙四代都居住精武路的赵伯介绍,精武路真正与鸭脖子联系在一起是上世纪80年代末;1997年,武汉足球冲甲A,精武路与新华路体育场仅一路之隔,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到该路上吃夜宵。此外,2002年6月,陶红主演,改编自武汉作家池莉原著《生活秀》的电影火爆全国,斩获多个大奖。武汉“鸭脖子”因此借光,风靡全国。

  鸭脖子对武汉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精武路为江汉区工商分局新华工商所管辖,所长刘世平说,如今已有40多家经营鸭脖子的中、大规模公司,年产值60多亿元。由于产业链条很长,拉动禽畜养殖、物流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逾十万人。

  担忧“一拆就散”

  武汉鸭脖站在十字路口

  从汉口解放大道拐进精武路,鸭脖子的香味扑面袭来。对于在此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居民们来说,这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味道:香辣中混杂着清甜。

  位于精武路24号的杨张李鸭脖店是为数不多仍在坚守的店面。自从动迁后,生意大不如前,丁老二一下子闲了下来。

  这是他媳妇和两个妯娌一起办起的“家族企业”。丁老二说,鸭脖虽小,制作起来却很麻烦,进货、清洗、卤制、销售,通常需要四五个人。

  靠着这间鸭脖店生存的,还有丁老二的父母、小妹,一大家子11人。“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有3000元收入,比在乡下打工好多了。”

  按照补偿标准,丁老二家200多平方米的店面可以获得120多万元的补偿,但他却表示,宁愿政府帮他找到一个能卖鸭脖子的地方——新址的铺租太贵。如今,精武路上的几十家鸭脖子都已经搬迁到仅一路之隔的解放大道上,但一间30多平方米的铺子月租就逾1万元。如果要盘下铺子,还需要3年92万元的转让费。面对这笔费用,大部分鸭脖店主不得不选择其他地段或者关门大吉。丁老二说,武汉鸭脖站在了十字路口。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