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教育部:义务教育禁收择校费 统一城乡教师待遇

2011-02-23 16:31:00    作者:王南   来源:法制晚报  

王定华表示,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育部将推动各地制订和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制度,完善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措施。

  义务教育分规划

  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标准

  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

  治理“捐资助学” 

  教育部:义务教育禁收“择校费”

  教育部近期将印发义务教育分规划,通过采取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明确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和治理“占坑班”、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鼓励普通高中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今天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上述信息。

  王定华同时表示,个别学校通过“捐资助学”与择校挂钩的做法是错误的,教育部将治理。

  北京每年1000名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王定华介绍,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分规划,与有关部门一起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其中,义务教育分规划有望于近期印发。

  王定华表示,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王定华介绍,目前各地普遍把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各地还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区域内教师支教、教师交流等政策制度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中,北京市启动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每年选派1000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全职支教1年,选派2000名骨干教师对农村中小学兼职支教。

  在健全督导、奖惩和问责机制方面,北京、辽宁、陕西等地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彰奖励制度。

  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将统一

  在谈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时,王定华表示,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方面,将统一教育规划布局,统筹教师资源配置,统一教师工资待遇,并统一学校建设标准。

  教育部将推动各地制订和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制度,完善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措施。

  王定华提出,教育部还将采取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等措施,淡化过早考试竞争,缓解择校现象。教育部鼓励将普通高中一部分或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地分配到初中的办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立灵活的招生入学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

  教育部将治理“捐资助学”

  在招生政策上,教育部将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的名义招生,治理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从中为本校选拔生源的行为。

  此外,还将明确学校禁止收取择校费,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切断学校收取择校生与获得经济利益的联系。

  王定华表示,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择校问题仍是痼疾,需要加大推进治理择校问题的工作力度。针对目前有些地方的学校虽然明着取消了择校费,但改为“捐资助学”的方式来“暗度陈仓”获利的情况,王定华表示,个别学校通过“捐资助学”与择校挂钩的做法是错误的,教育部将治理。

  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试验,各地在相继进行。王定华强调,教育部要治理的主要是与择校招生联系起来的占坑班,如果仅仅是社会上办的学习班,是不能“一刀切”的。

  ●语录

  小升初别被“忽悠”

  在谈到小升初择校问题时,王定华表示,在大城市,小升初的问题仍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需要继续推动解决。由于大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情况,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面临的挑战比较多。

  期待这些城市进一步加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别,让就近入学成为家长们所愿意接受的选择。

  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睡眠少、上太多课外班、做各种习题的情况仍然存在,给小学生减负任务仍较重。“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王定华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文/记者王南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