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重庆建地票交易制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引关注

2011-03-03 14:28:00    作者:倪元锦、石莹、张淼淼、田颖、李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两会前夕,记者走访重庆了解到,截至2010年6月8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交易“地票”20000亩,成交额为21.36亿元,成交均价10.68万元/亩,最高成交单价14.50万元/亩。

  经济观察:“固化土地”变为“流动资本” “地票”激活中国城乡要素市场

  新华网重庆3月3日电 重庆,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破解城乡二元用地矛盾,城乡土地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制度,成为这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试验。

  2011年两会前夕,记者走访重庆了解到,截至2010年6月8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交易“地票”20000亩,成交额为21.36亿元,成交均价10.68万元/亩,最高成交单价14.50万元/亩。

  所谓“地票”,是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以票据的形式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拍卖。

  “地票”购买者包括土地储备机构、园区建设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然人。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等量城镇建设用地。

  这项改革的支持者认为,与中国现有“先占后补”的用地模式相比,“地票”交易制度是“先复垦后用地”,增加城镇用地的同时实现了对耕地面积的保护。

  试验的质疑者则说,在现有制度、法律等基础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仓促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对资本的趋利一旦控制不好,恐怕会给弱势的农民带来损失。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恪守。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是准备提交两会审查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重要议题。

  土地交易所将农村闲置的建设用地通过招拍挂方式进行流转,使固化的土地资源动起来。而每亩10万元左右“地票”交易价格,使农民收入远远高于一般的征地补偿,实现城市反哺农村。

  重庆市政府2010年9月曾出台文件,严令“地票”收入必须全部反哺三农,其中85%归农民个人,15%归村集体,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民社会福利。

  江津区的李市镇孔目村,是距离重庆车程一个小时的边远村落。村里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在过去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而今,土地价值由‘地票’交易获得提升,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部分村民住房条件获得改善,还配套了水、电、燃气(沼气)、闭路电视、信息网络、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用房。”孔目村村支书张福云说。

  由于农民获得“地票”交易的大部分收益,孔目村村民的安置住房也由700元/平米的成本价,降至300元/平米的最终支付价。

  在重庆,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在企业务工的农民。他们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像父辈那样进城挣钱。“家里20多年没种过地。父母外出打工。哥哥今年30岁,14年前初中毕业就去广东闯荡。”23岁的重庆富士康员工张林说。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