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5 08:00:00 作者:徐瑞哲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大学生就业牵动万家父母心。今年形势究竟如何?记者日前走访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跟踪沪上各高校就业进展数据库,统计结果表明:2011届全市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又增8000人,增幅达8.23%,预计实际就业人数在14万人左右。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上月末的数据显示,今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14万人左右,同比增长高达44%。在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努力下,目前应届生岗位供需比基本已达到一比一。
就业大市场,永不落幕
“金三银四”,每年上半年的3月起,是大学生求职旺季。
小郑是上海师范大学应届工科女生,其网络浏览器的收藏夹里,存着一个直译为“第一份工作”的网站:www.firstjob.com.cn。晚上,她打开网站,点击首页“2011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综合类专场”。400多家招聘单位在页面上排列成表,从国企、事业单位到三资企业、开发园区,每家单位都可点击进入,单位概述、岗位要求、录用待遇、联系方式等应有尽有。
小邵是中山公园商圈某外企人事员,她与小郑一样,也保存着这个“firstjob”网址。工作中,她每次访问网站,都登录单位入口。她面对的界面也是一份大列表,只要选择学校、专业、性别、户籍、学历等选项,表格就按照检索条件,列出所有符合招聘要求的可选学生小郑及其简历都在其列。
就这样,作为供方的小郑和作为需方的小邵在网上“牵线”成功,红娘就是这个“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它的后台设在市学生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说,像小郑这样的学生,只要在网上激活个人账户,就可将毕业生基本信息向用人单位开放,同时还可编辑更详细的自荐材料;而小邵这样的用人单位代表,也有单位账户,他们上传的所有公开招聘信息都经官方验证,同时能在线搜索毕业生电子简历,遴选大学生人才。
通过这种公开透明、对称双选的机制,上海大学生就业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和规范化,同时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就业工作效率。这个线上平台,不仅加大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的收集力度,同时每周还向各高校发送收集到的有效岗位信息。仅这个在线的综合类专场,就向沪上高校毕业生提供了6000多个岗位。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汪歙萍说,现在已形成网上“天天有市场、月月设专场”的信息服务模式。据了解,本届就业周期共计划举办网络招聘专场24场,平均每月2场。
优质服务年,公平均衡
今年是 “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本月就将正式启动一系列活动。
网上网下两个市场,就业服务两手并举。3月初,2011年上海“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上海电力学院浦东校区拉开帷幕,高校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各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联动。此次春招,共有静安、卢湾、长宁、青浦、奉贤等15个区县的职介中心参与,邀请和吸引用人单位240家左右,提供了3200多个招聘岗位。学校就业办负责人说,这个需求量甚至超过了本校及周边高校前来应聘的毕业生人数。
要让每一个应届生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一本“人数账”清晰记录在促就业工作者脑中:全市高校今年计划毕业人数17.6万,其中上海户籍学生10.2万人,外地户籍学生7.4万人。从学历分布看,博士生0.7万人,硕士生2.6万人,本科生8.7万人,专科、高职生5.6万人。按照2010年毕业生出国、升学、就业等不同流向的比例分布,除了约3.6万人不会直接就业外,其余毕业生都将进入职场。由此,需要做到就业服务公平均衡,体系化且个性化
对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贴心帮扶,从一对一职业指导到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从安置公益性岗位到提供职业见习机会,其间的各项就业援助补贴一一落实。对“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各区县还按规定对吸纳其就业的单位给予一次性补贴。
对有志于下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精心组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对2011届世博志愿者毕业生,各高校建立起专项数据库,予以重点关注和优先推荐,其就业进展情况每月上报市教委……
就业反馈制,源头创新
“供需平衡”如何可持续?追根溯源搞创新是关键。
根据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及人才规划纲要,高校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探索推动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海部分高校正走在前列,建立和完善就业反馈体系,尝试将就业工作作为调结构、转模式的一个抓手。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就业状况相结合,就业部门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学科布局及招生安排中。东华将专业与就业统筹考虑,按照就业情况进行缓招、减招、扩招,甚至停招。对学科水平提升慢、社会需求不高、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校方逐步减少了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直至调整撤销该专业,还相应减少其教学岗位数、人事编制,以及各项经费投入。
上海大学也通过就业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在上大,招生、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就业这3项工作专属一名校领导分管。全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能快速反馈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招生工作上。今年,学校又开始采集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就业率及教育教学质量等反馈信息,建立了招生测算模型,做出科学分析与预测,确定各专业具体招生计划。由此,学校每年动态调整,个别测评较差的专业减招人数达100名。
市教委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确立目标任务,将建立和完善整个就业服务体系,努力确保招聘场次和岗位数保持增长,努力确保大学生就业率基本稳定。
作者:徐瑞哲 (来源:解放日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