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7 15:09:00 作者:王立武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3月7日电(记者 王立武)“政府的民生工程,帮我们实现了几辈人渴盼的大事,真是太感谢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搬迁到安徽歙县县城附近新居的潘理人激动地说。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是皖南人口最多的县。全县80%以上的土地为山地、丘陵,地质结构复杂,使歙县成为地质灾害易发县、多发县。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557处,危及2.47万多人的生命安全和1.3亿元的财产安全。
潘理人以前住在海拔1100多米的金川乡皂汰村,每到汛期或遇风雨天气,他经常夜不能寐。“房子地基都是悬空的,一到雨雪天,屋子嘎嘎作响。”他说。
2006年以来,歙县多渠道筹集资金2.3亿元开展了地质灾害点治理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像潘理人一样,目前全县已有1557户、4400多名群众远离了地质灾害困扰。2010年歙县的地质灾害比上年增加70%,但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
歙县国土局负责人介绍,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始终是歙县每年民生工程的头号项目。按照搬迁安置方案,对愿意和需要安置的,统一在安置点予以安置;对不愿意和不需要安置的,给予补偿。同时,将拆迁补偿标准、补偿金额等上墙公布并接受监督。
据记者了解,2009年下半年开始,歙县政府又针对其他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深山区10万名群众实施了“下山工程”。歙县政府在县城集中建设小区,定向、定价向深山区移民销售;各乡镇也在镇区所在地选择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条件好、有发展前景的地方,统一规划下山移民集中安置点。
歙县还想方设法帮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岔口镇鸟雀坪长滩安置点的移民广泛种植山核桃、菊花等经济作物,实现了增收;富堨镇园艺场新村的移民依托农场优势和专业大户引领,发展果品产业;桂林镇永新村、新明村的移民50%以上在歙县经济开发区务工,既增加了收入,又为发展县域经济贡献了力量;小川乡移民新村则以新安江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网箱养鱼等产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走进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的岔口镇白石库源口新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和三排徽式小楼。3年前,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还是一片滩涂,如今这里已被改造成“集镇”式的新农村,住着从3里外的白石库地质灾害点上迁移下来的254名群众。
歙县县长胡仕圣自豪地告诉记者,经过努力,全县已有10万多名山区群众走出深山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