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2 19:44:00 作者:霍晶莹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3月22日电 近日,山西省纪委和组织部联合公布了260名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手机和邮箱,为全国首例。但据媒体抽样拨号统计,公开的手机号接通率不足四成,接线官员称骚扰电话多。这一做法引发网民热议,有网民表示支持,认为这一做法为官民之间的沟通架了一座桥,希望这一举措能常态化。还有网民认为应该改进办法,加强引导,避免因骚扰电话过多影响官员的正常工作。也有网民认为这就是一场集体秀,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网民希望从制度入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官员把群众的呼声和反映的问题落实解决。
支持者认为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有推动作用。
网民认为这是山西政府工作作风转变的一个进步,公布纪委、组织部门“一把手”官员的手机号码是好事,有利于民众直接向政府反映相关问题,相当于官民之间架了桥。临汾市网民“青春独奏”说,公布手机号等联系方式,让群众对换届的意见有了诉说的对象,特别是举报不正之风更加方便快捷。好事一件,值得肯定。希望政府能为人民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也希望老百姓向组织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强国论坛网民“大失落者”说,这一举措相当的给力,跟作秀无关。因为纪委书记、组织部长都是狠刹不正之风的指挥官。哪有此风、谁行此风、如何行风,只要入了他们的法眼,必然是“飞蛾扑火”。强国论坛网民“听风斋—悠扬”说,无论作秀与否,至少根本出发点是好的,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有推动作用。
希望这一举措能形成自觉性和常态化。
网民认为政府信息公开,需要的是稳定而长久的制度公开。换届热线也好,反腐热线也罢,对公众来讲,这个热线必须是稳定、长久而有效力的。否则,这样的做法,既不好看,也不实用。荆楚网一网民说,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而且要善于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所以,官员向群众公布手机号码不能局限于“换届”,而应形成自觉性和常态化。如果仅仅因为这一特殊时期,才向群众公布自己的号码,就显得诚意不够了,也不符合我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需改进办法,加强引导,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网民“xujun718”说,这是好事,先不管反映的问题能否解决,但至少给了老百姓和官员一个沟通的平台,应该受到鼓励,但是应该确保每部电话都有人接,都有人负责,如果打不通,应该责罚负责人。山西太原网民说,这招好归好,也并非完美无缺。一,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把手机设成“不在服务区”,那岂不是事与愿违?二,如果遇到好事的,把给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打电话当成娱乐,那不是干扰了领导们的正常工作?三,打了电话、写了邮件如果象泥牛入海一样,会产生更不给力的负面效应。强国论坛网民“随礼不吃饭”认为必须加以认真的引导,才会事半功倍。要让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们真的负起责任,来电必接,来信必回,不要冷落了关心换届风气的民众。要做好换届的政策宣传,让关心换届的人有的放矢,也体谅领导们的苦衷,一事一议。
也有部分网民认为这只是一场集体秀,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红网网民“淡如冰”说,这是在敷衍民意,只是为了配合新闻进行的一次集体秀,他们保准不敢一直用这个号码,或者作废。官民沟通不能只简单地给出一个联系方式,关键是能不能解决问题。人民网网民“猫地湾”说,举报渠道不畅通,纪委大门不敞开,反腐措施不落实,惩贪刑罚不严厉,公布纪委书记手机号又有何用?有胆量公布所有省市领导人的个人财产、住房、子女工作,这才是老百姓要看的。网民认为官员们给不给老百姓办事,不是方便不方便办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办的问题。公布电话号的做法,触及不到深层原因、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的形式创新,最终将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
完善制度,确保官员把群众的呼声和反映的问题落实解决。
太原市网民“SIMMON ”说,能来打电话反映问题的,说明群众还是相信组织的,我们的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在准备公布电话之前,其实就应该做好被骚扰的准备,“忧国不谋身”,骚扰一次、两次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把事情说清、把问题解决。网民“东北笨猪”说,在现实工作中,我们需要公开的何止就是电话和信箱呢?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社会和群众零距离接触,真把群众的呼声和反映当成第一信号和第一责任去落实。网民认为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最大重视不是语言,面是落实。要让各级政府在网上挂设的领导的手机号真正成为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窗口、了解民情的桥梁,就必须建立限时回复、追踪督办、社会评价、挂钩考核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杜官员不接听电话,怕骚扰的现象发生,才能真正发挥公布手机号码的功效。(霍晶莹)
作者:霍晶莹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