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今举行 胡锦涛将发表演讲

2011-04-15 07:47:00    作者:   来源:中新网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今日将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由于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0周年,年会也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今举行 胡锦涛将发表演讲

4月14日,各界嘉宾陆续抵达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14日至1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新网4月15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今日将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由于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0周年,年会也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论坛成立十年 年会规格高于往年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日至1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目前已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400位人士确认与会,另有大约800名中外记者将在现场对论坛年会进行报道。在已经确认与会的人员中,来自政界的人士约300名,企业界人士约1100名。

由于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0周年,年会规格总体上高于往年。本届年会还将为庆祝论坛成立10周年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据介绍,今年年会开设三场关于论坛十年的活动,包括“博鳌十年再聚首”、“博鳌十年图片展”和“《博鳌十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晚餐会”。

聚焦“包容性发展” 中国话题热门

本届年会主题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年会将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进一步探讨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为亚洲经济的适时转型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

此外,年会主题设计统筹兼顾亚洲发展道路和新兴经济体两大内容,将对亚洲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进行探讨和展望。

作为定址在中国的论坛,中国话题一直是博鳌的热门话题。本届年会设置了“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中国融入世界:分享共赢十年”、“人民币走出去:挑战与机遇”等6个有关中国的议题。

据介绍,与2010年年会相比,本届年会的议题和日程安排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议题设置更贴近企业的需求。2011年年会在继续重视行业议题和企业经营管理议题的同时,增加了相当比例的宏观议题,包括全球经济走势、金融监管、资本流动、产业转移、G20、通胀、新一轮增长的需求引擎等,议题看似宏观,但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企业家的日常决策。

二是互动性更强。除开幕大会外,所有分会都将采取对话的形式,无论是总统、总理、部长,还是跨国公司董事长、总裁、经济学家和媒体人,与会者都是坦率对话的平等参与者,彼此可质疑、激辩。此外,与会嘉宾的构成更注重其观点的多元化,以期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智慧。

三是议程安排更多小范围行业会议和政企对话。2011年年会除传统的青年领袖圆桌会议、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圆桌会议、小范围部长早餐会、私募股权主题早餐会、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外,增设了民营企业家圆桌会、医改主题早餐会、华商圆桌会议等。

论坛搭建多边外交舞台 展现中国故事

推动官方的高层外交和民间外交,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一个重要特色。经过10年发展,博鳌亚洲论坛逐步成长为亚洲及其他地区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也成为中国宣示主张、进行首脑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重要管道。

由于今年恰逢“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在三亚举行,这使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规格提高不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应邀出席年会开幕式的政要还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罗塞夫、南非总统祖马、韩国总理金滉植、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新西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英格利希。

与首脑外交同时“闪光”的,是活跃的公共外交。每年年会都设有部分关于中国、中国与亚洲国家、中国与世界等方面的议题,通过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向各国嘉宾介绍中国。今年,中国一批部长级官员将对中国做进一步解读。

博鳌亚洲论坛介绍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开放性的国际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该论坛已发展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中国新闻网)

马震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