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房托族”领工资托房市(图)

2011-05-20 17:17:00     作者:    来源: 山东商报  

关键词: 炒房团;投机性购房;房市;房产商;楼市;看房;深圳商报;调控政策
[提要] 早几年红火的楼市使“温州炒房团”名震天下,如今,在楼市调控政策巨压之下,“温州炒房团”踪迹难觅。

资料片

  早几年红火的楼市使“温州炒房团”名震天下,如今,在楼市调控政策巨压之下,“温州炒房团”踪迹难觅。但是,近日记者在温州调研发现,随着“炒房团”勃兴,当地滋生出一条专业的项目推介、组团看房、购房产业链,似乎并不甘心就此退出这曾经奢华的暴利舞台。

  专业“房托族”起舞

  一位在温州当地从事房产报道的媒体人士剖析说,温州最早由媒体组织的“看房团”,后来逐渐演变成“炒房团”,也有人专门从事炒房中介事务,成为“专业房托”:如有的人专门与房产商接洽,承接举办推介会的项目并找好场地,有的人则专门负责邀请有实力的温州老板来看项目。

  “一个推介会的行情价是3万到5万元,只要我愿意,天天都有房产商找我组织推介会。”这位媒体人士称。

  利用温州人打广告

  “好多楼盘就是利用温州人打广告,似乎温州人买了,这个楼盘就一定会升值。”资深的温州投资者王明(化名)说,在楼市调控政策干预下,温州现在许多的“房地产项目推介会”说穿了就如同一场场“假面舞会”,真心买的人并不多。有心的人多走几个推介会,甚至会发现大部分所谓的“看房人”就是那几张熟面孔,他们是拿工资的“职业房托”。

  而此间更隐秘的传闻是,某些房产商和投资客签订类似期货投资合同的购房协议,如约定在一年时间内,投资客只要给了小部分定金,就可以对某套房屋有转售权,房产商也可以作为新房出售,如果到期房子还没卖出去,再由投资客真正买下。知情者坦承,类似“炒期货房”的手法,助推了楼市虚火。

  王明说,房产商有时甚至只需要有从温州出发的“炒房团”到所在地售楼现场演戏就成,“他们就想让当地人知道‘狼来了’,刺激本地人赶快下单,达到销售目的”。

  急需拓宽投资渠道

  必须清醒看到,尽管国家针对楼市飞涨接连出台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机性购房。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住房是最佳投资品”的论调,仍然是一种主流的市场共识。

  许多受访者称,以温州而言,当地投资者历史传统上就重视“实在”的东西,如房产、煤矿或者农产品。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汪炜建议,国家管理流动性,除了在房地产、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管理上采取调控的方法之外,还必须加快建设新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不妨大力构建新型的金融业态,如PE、VE等基金和信托产品,将目前非专业的、短期的“炒作游资”逐步引导到专业的投资工具上,稳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据《深圳商报》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