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铁道部:“十二五”铁路建设规模和投资不减

2011-06-14 06:58:00     作者: 易靖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京沪高铁;投资回收期;铁道部;铁路运行;铁路建设;铁路部门;动车组;十二五;时速
[提要] 京沪高铁运价标准是: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票价二等座555元,一等座935元、商务座(含观光座、一等包座)1750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全程票价二等座410元、一等座650元。这是京沪高铁公司依据《价格法》规定,经综合测算分析,制定的试行运价,已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本报讯 昨天,铁道部就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召开新闻发布会。京沪高铁开行两种速度等级列车,实行两种票价。全程票价最低410元,最高1750元。

  京沪高铁运价标准是: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票价二等座555元,一等座935元、商务座(含观光座、一等包座)1750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全程票价二等座410元、一等座650元。这是京沪高铁公司依据《价格法》规定,经综合测算分析,制定的试行运价,已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据了解,在京沪高铁运行的CRH380BL和CRH380AL中,观光座和一等包座共有28个。京沪高铁的16节车厢动车组中,除观光区外,还有1个一等包车厢、4个一等座车厢、1个餐车车厢,其余10个为二等座车厢。二等座车厢定员80人,一等座车厢定员39人。

  京沪高铁票价可浮动,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说,实行票价浮动可考虑分时段、分节假日等。他未透露票价浮动标准、浮动幅度等情况。

  对于京沪高铁的开通日期,铁道部的答案仍是6月底。京沪高铁何时售票?胡亚东表示,“现在初步考虑,在京沪高铁开通前的一周,就要预售车票”。除现有购票方式,旅客可同步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上购买电子车票。

  京沪高铁开通之后,在既有京沪线上仍然保留136对普速客车。

  7月1日,武广高铁、郑西高铁和沪宁城际高铁将调速,相关高铁公司将适当下调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票价,下调幅度在5%左右。

  >>票价反应

  专家京沪高铁票价在高铁中偏低

  长期关注高铁定价、经营情况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评价,此次京沪高铁的定价是历次高铁定价偏低的一次,更加关注高铁公益性。

  李红昌说,高铁票价的形成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成本、整体定位、既有线和现有高铁定价、民航票价等。按照此前高铁定价基准来看,高铁是按行驶里程来制定票价,二等座票的定价标准为每公里0.484元,而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票价应该是638元。此次京沪高铁时速300公里部分二等座的定价为555元,明显低于这一基准价,也是历次高铁定价水平最低的一次。

  李红昌表示,盛光祖任铁道部部长后,将铁路办得让“人民满意”作为一个标尺提出来,更注重铁路的社会效益、公益性,这在此次定价中体现得很明显。不过,铁路必须注重商业性。将商务座最高票价定在1750元,通过差异巨大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吸引高端旅客,力争获取更好的经济收益。同时,这一票价高于京沪间民航的机票价格,其竞争力让人怀疑。铁路部门公布高铁可实行浮动票价,这一高定价策略为其实行票价浮动留下了空间。

  乘客时速250公里动车优势不大

  因工作需要,张宁经常要在京沪间往来。在时间较紧时,他会选择乘坐飞机;时间不太紧时,他会选择乘坐夕发朝至的动车组。

  对于京沪高铁票价,张宁认为,时速300公里的二等座性价比最高,既能在不到5小时内到达目的地,价格跟现有的动车组相比,提高幅度也不大。一等座舒适度相对高一些,但价格却增加近一倍,不是很划算。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耗费时间较长,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感觉不如现在开行的夕发朝至的动车组。

  跟飞机相比,张宁最看重的是,坐火车不耽误工作,可以上网、打电话,电源也很充足。因此,京沪高铁开通后,他会更多地选择动车组。

  投资

  “十二五”建高铁3万公里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铁路“十二五”期间新线的投产规模要达到3万公里。

  铁路“十二五”期间,总投资将会达到2.8万亿元。和“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总投资将增长41.4%。铁路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步子不会放缓,投资也不会减少。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