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聚焦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移民工程:279万人怎么搬

2011-06-23 09:52:00     作者: 王乐文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移民搬迁 移民工程 移民安置 中国史 移民新村
[提要] 随着上个月陕西南部三市移民搬迁工程的开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正式启动。   未来10年,陕西将在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移民搬迁279.2万人,是三峡移民总量的两倍。

  随着上个月陕西南部三市移民搬迁工程的开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正式启动。

  未来10年,陕西将在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移民搬迁279.2万人,是三峡移民总量的两倍。

  迫在眉睫的移民搬迁

  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发。其中,位于陕南的秦巴山区,以及位于陕北的白于山区,是重灾区。

  据统计,陕西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9%。在全省23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分布达到了9300多个。陕南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在2010年的洪灾后,记者在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看到,原先村民的房子都建在山坡和沟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洪水和泥石流的破坏,有的村子整个就被泥石流吞没了。在这次特大洪灾中,陕西共计559万人受灾,因山洪滑坡泥石流死亡、失踪300多人。

  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的白鱼河村,从2000年开始,村支书张慈荣就开始成为这座村落的守护人,10年来不曾间断。每当汛期下雨,张慈荣就要出门,沿着村子挨家挨户地喊:“出门出门,千万不能待在家里,房子塌了人就完了。”

  白于山区是陕西三大贫困地区之一,地跨陕北榆林和延安两市,农业总人口80.2万人。白于山阻挡了南来的温热气流,造成该地区干旱缺雨,而且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盐碱等矿物而造成苦涩,长期饮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搬迁移民,已迫在眉睫。

  “这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

  “去年洪灾,一个村子20多人瞬间就被埋了,很痛心。”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说,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必须要在10年内彻底解决,让群众生活在安全、便利的环境中,“这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

  商洛市市长杨冠军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对陕南30多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调研。他说,这里的居民大都生活在深山,由于人员居住分散,通常走访完一个村子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调研尚且如此,常年生活在这里的群众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据杨冠军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陕南三市基本上每三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特大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受灾后再重建,建好后再受灾,针对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启动搬迁工程,能够解决真正的脱贫问题。”杨冠军说。

  今年2月,《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获陕西省政府通过,正式对外公布。

  两个规划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人和39.2万人,规模远超139.76万人的三峡库区搬迁移民。按照规划,陕南地区搬迁涉及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28个县。到2020年,搬迁人数240万人,超过3个市总人口的1/4。

  总体按照“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这些居民将按照城镇安置、移民新村安置、小村并大村安置和自主分散安置的方式选择新住宅的建设地,进行集中或分散的建设。

  不能增加群众负担

  5月6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举行。

  至今,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重点示范镇、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重点示范镇、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重点示范镇等建设项目进展比较顺利。

  此前的3月24日,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也已启动。

  据测算,陕南240万群众移民搬迁,需要1109.4亿元资金。陕北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的资金近50亿元。目前陕西已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其余移民安置资金主要通过省财政划拨,地方配套资金以及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等方式来解决。

  商洛市洛南县县长雷二虎虽然对记者一再表示,“有没有钱都得搬”,但同时也坦言:资金压力非常大。

  在这一“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的移民工程中,陕西充分借助大型能源国企的力量。据悉,陕南、陕北两地将分别成立以政府财政和能源国企为股东的移民搬迁公司,来充分实现政府意图。

  据悉,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已于4月底成立,其股东分别为陕西省财政厅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陕西省财政厅和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分别出资10亿和20亿元,其余资金缺口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由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提供担保。

  在陕北移民搬迁中,陕西省、市、县和神华集团将共同筹资22亿元作为搬迁的启动资金。“这样做,一是加快移民搬迁,二是尽可能在搬迁的同时不增加群众的负担,这是扶贫搬迁工作的又一创新,也是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当地官员说。(记者 王乐文)

见习编辑郑志侠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