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5 06:44:00 我要评论
裘晋奕 来源: 重庆晨报重庆导演5年拍出《中国三峡》
纪录大片《中国三峡》昨天北京首映,这是全球首部全景式反映三峡工程的官方电影
重庆晨报北京专电 生于三峡、长于三峡,做了导演还魂牵梦萦地惦记着这片火热的故土,为三峡、三峡工程拍一部全景式的电影。这是过去十多年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重庆籍导演杨书华心中一直的梦想。昨天,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昨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影片、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观看,并亲切会见该片主创人员。
珍贵镜头再现历史
《中国三峡》海报上,咆哮的长江水从三峡大坝的闸门中奔涌而出,这部被称为全景式展示三峡工程的纪录电影,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震撼人心的磅礴大气。对重庆观众来说,一开篇就传来激昂的船工号子,相信会让你感觉格外亲近。“这应该是所有三峡人的魂!”导演、土生土长的重庆崽儿杨书华如此解释道。
而在紧随其后的篇章中,《中国三峡》就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以真实朴素为主的纪录片的大片气质———十分浓重的笔墨加上灾难片一样的表现手法,为观众展现了历次长江洪灾的惨景,以此凸显出长江水患危及百姓安危,才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选择修建三峡工程。
“从音效到视觉震撼,都完全可以和灾难大片相比。”不少现场受邀观影的观众都表示,这部纪录片确实超出想象。
此后的影片中,从1944年美国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撰写《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到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修建设想,均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年摄制的珍贵历史镜头中,一一生动再现。
该片全面记录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展现了三峡工程广大建设者、管理者、移民群众以及有关地区和部门党员干部为工程建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描绘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反映出三峡工程是寄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世纪工程,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重庆移民讲述今昔
当然,成功的百万大移民更是三峡工程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中国三峡》中,这也是重庆元素最多的部分,外迁安徽的移民廖中举、在长江边上弹奏竹琴的忠县老汉孙会松都一一站到了观众面前,回忆过去的历史,展现当今的生活。
当影片中出现中国著名水电设计大师曹乐安的女儿、女婿捧着曹老的遗像在面对三峡大坝祭拜时,不少观众落下了感动的热泪。此前,曹老为三峡工程呕心沥血、奋斗终身,却在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前一年不幸逝世。
据了解,这部由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投资,历时5年打造的纪录大片将从今日(25日)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具体播出时间是:今天(25日)上午9点20分,在CCTV-1播出;25日晚10点,在CCTV-4播出;7月5日7点30分,在CCTV-6播出,6月27日晚8点35分,在CCTV-7播出;6月26日晚8点30分,在CCTV-9播出。纪录片近期还将在英语、俄语等外文频道播出。随后,还将到湖北、重庆及一些对口支援三峡的省市展映。
本组文/重庆晨报特派记者 裘晋奕
(重庆晨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