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旅日侨胞热议中国公众外交 称改善中日国民感情

2011-06-28 07:41:00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公众外交 中日国民感情 中日两国 热议 感情
[提要]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给日本福岛县小学生福岛佳代回信,并再次邀请日本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到中国度假修养,这一充满真情暖意的举动被日本媒体形容为温家宝5月份探访慰问日本灾区后吹来的又一股“亲和之风”,再令日本民众感动,在旅日侨胞中也激起波澜。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给日本福岛县小学生福岛佳代回信,并再次邀请日本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到中国度假修养,这一充满真情暖意的举动被日本媒体形容为温家宝5月份探访慰问日本灾区后吹来的又一股“亲和之风”,再令日本民众感动,在旅日侨胞中也激起波澜。在接受采访调查中,许多华人华侨高度评价温家宝总理的回信和邀请,认为这是中国对日公众外交的一个重要信号,预示着现阶段中日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将逐掀高潮,必将有助于改善两国国民感情,谱写中日友好史上的新篇章。

  《现代中国报》总编辑郭均成说,在他的印象中,温家宝总理给日本小朋友写回信,在中日交流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属罕见。所以,不管日本朋友还是在日华人华侨都把这个行动看作是中国总理一个月前赴日灾区慰问“特殊之旅”后的一份“特殊礼物”,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日本灾民的真切关怀和鼓舞力量。

  他还回忆说,温家宝探访日本灾区时间虽然短暂,但在福岛的避难所,温总理和每一个人都握手问候,连六年级的小学生福岛佳代也没遗漏,并亲切地抚摸了她妹妹的小脸蛋。福岛佳代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还附上了姐妹俩上学的照片。温总理不仅回了信,而且欢迎她来中国。中国总理与日本小学生通信的新闻已传为全日本的美谈,日本民众从中再次感受到了中国的友情是真诚的,是真心实意帮助日本重建。

  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会长姜维多年来一直关注并致力中日民间感情交流,他认为温家宝总理的亲民举动是亲历亲为中日“公众外交”。他举例说,温总理近年三次访日都特别重视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同日本农民交朋友,同日本青年交流,同他们一起打棒球,听他们唱歌,同他们通信,坚信两国人民思想、情感和良知是可以沟通的。去年在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专访时,温总理还诚恳建议日本媒体今后不要再公布两国国民尤其是青年相互不信任的所谓民调数字,要把功夫下在沟通两国人民情感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上。

  他说,上个月温家宝探访日本灾区时,不仅主动提出帮助日本震后重建的合作方案,还特别表示要持续开展人文交流,宣布邀请500名日本灾区学生到中国休养交流,安排两国4000名青少年互访活动,并将举办两国“影视周”、“动漫节”活动。这都是为了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加固民意基础,永续中日友好。

  日本太阳升集团董事长吕娟说,据她的观察和了解,扩大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是中国领导人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大局考量的新思维,也是中国的既定外交政策。他以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近年会晤四位首相为例,胡锦涛主席每见一位日本新任首相都必谈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和扩大人文交流,主张持之以恒地开展两国青少年、媒体、文化、友城、民间团体交流,并希望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这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把中日两国人文交流提升到政治经济的同等地位看待,强化两国关系的感情纽带和社会基础。政治稳定、经贸关系、国民感情,是判断中日关系好不好的三个重要指标,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

  华人经营者与日本政治家交流会会长蒋丰认为,一场地震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步入改善轨道,不失时机推进公众外交,改善两国国民感情是当务之急。对于中国方面来说,要改变日本一些民众对华的猜疑、不满情绪,让民间感情的基础更加坚实,减少心理隔阂。要以极大的宽容、持续的耐心和创新的方式进一步做好对日的公众外交,以良好的公众外交改善和促进官方外交。从加强文化、媒体、学界、民间团体交流做起,进行扎实有效的沟通,解疑释惑,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而青少年交流是一篇大文章,让正确的认知和理念深深扎根于年轻一代的心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就是成功一例,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已成为对华友好的中坚力量。温家宝总理今年专邀日本青少年来华休养交流、互访,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见习编辑刘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