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尚无中央部门公布各自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

2011-07-02 15:25: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三公;部门预算;中央部门;经费支出;国家机密;经费预算
[提要] 中央政府履行承诺,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三公”支出和行政运行费用。日前,中国人大网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代表国务院向常委会作的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公布。

  中央政府履行承诺,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三公”支出和行政运行费用。日前,中国人大网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代表国务院向常委会作的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公布。

  报告显示,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

  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

  此外,国务院还报告了行政经费情况,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

  对于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的公开问题,谢旭人表示,中央各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由本部门向社会公开。

  迄今为止,只有科技部公布了2011年的“三公”经费预算,还没有一个部门公布2010年“三公”经费的决算。

  财政预决算公开“三部曲”

  财政预决算在我国曾是“国家机密”。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原来的一些“秘密”,在这部法实施后,开始慢慢走到阳光下,财政预决算预算信息即包括在内。

  申请遇阻

  预算曾是国家机密

  在2008年以前,财政预决算信息都属于国家机密。

  早在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其中将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列入国家机密范围。

  1988年出台的保密法,虽然没有明确财政预决算属于国家秘密,但是1997年国家保密局和财政部制定的经济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则将财政预决算信息规定为国家秘密。

  不过,这个界定了经济工作中若干属于秘密事项的文件,本身却是个不公开的文件,其具体规定不得而知。

  这给推动预算公开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团队的吴君亮、李德涛等人,数年向中央部门和一些地方提交公开预算的申请,面对的却是“国家秘密”。

  即使是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他们的预算公开申请遇到的情况也并不一致。李德涛在2009年就遭遇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他同时向广州市和上海市发出公开本级预算的申请,上海市财政局即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了他的公开申请。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