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住建部调查二三线城市房价 草拟新限购名单

2011-07-18 14:39:00     作者: 牛思远    来源: 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房价过快;房价涨幅;城市房价;房价上涨;一线城市;开发商;抑制房价
[提要] 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昨日有消息称,与国务院要求同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调查分析部分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并据此草拟新一轮的限购城市的名单。

  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昨日有消息称,与国务院要求同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调查分析部分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并据此草拟新一轮的限购城市的名单。

  有房地产商感慨,原本业内普遍猜测一线城市将取消限购,没想到现在却迎来二三线城市的限购。而有业内专家甚至认为,限购政策可能长期化、普遍化、规范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供求压力年底就会显现,未来2-3年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岁月”。

  调控下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

  住建部将对二三线过热楼市“开刀”

  7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办公会,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对于限购政策要从严执行,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执行限购政策。

  据媒体报道,与国务院要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执行限购政策同步,住建部已经开始调查分析部分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并据此草拟新一轮的限购城市名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出台限购令的城市共有43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26个省会级城市(不含拉萨)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无锡、苏州、三亚、佛山等8个热点城市。

  从上半年数据看,限购对抑制房价上涨幅度有明显作用。以最先执行限购令的北京为例,目前房价已经沿着“稳中有降”的目标开始回归理性。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北京上半年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13948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均价14874元/平方米下降6.1%;其中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均价18297元/平方米,与去年相比持平;98.1%的在售项目价格下降或持平。

  与此同时,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房价涨幅也明显受到抑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京沪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只有3.2%,明显低于其他城市房价5.5%的平均涨幅。

  但是,当部分城市涨幅得到限制时,今年上半年,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表现“生猛”,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绝对价格甚至已经开始向一线城市看齐。数据显示,丹东等一批二三线城市连续两个月在房价涨幅排名中领跑。

  “如果任由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飙涨而对其他地区产生传导效应,将对整体房地产调控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较快上涨,其主要动力既来自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居民住宅需求的较快释放,也包括一线城市“限购”后炒房投资需求的转移助推。对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出台限购政策,限制房价,是继续深化调控的应有之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也认为,由于没有限购政策限制,一线城市投资客转战二三线城市,也助推房价过快上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导致房价向一线城市房价看齐,这样,从全国房地产调控的角度看,全国房价涨幅就很难简单从当前一线城市房价上来控制住,因此,对于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也出台了限购政策。

  限购城市扩大早已酝酿多时

  上涨过快和投资过热或成参考指标

  事实上,早在6月中旬,国务院以及住建部就已经开始考虑在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以及中小城市实施限购政策,住建部还特意为此扩大了房价监控系统城市目标的范围。此后,南宁等一批城市纷纷加入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名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5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数量均比4月份有所增加。调控成效正在显现,但隐患仍存。

  而从整个上半年来看,今年1—5月,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达到及超过5%的城市分别有44个、45个、42个、38个、33个,均为二三线城市;虽然数量逐月减少,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依然“涨势逼人”。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