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 11:01:00 我要评论
朱小龙 来源: 光明日报这段时间,京沪高铁有些尴尬。7月10日,正式运营仅11天的京沪高铁发生供电设备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时隔两日,高铁列车再次“抛锚”途中,造成其他列车大面积晚点。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13日和14日又有高铁列车在行驶中发生故障。如此密集的事故让京沪高铁从掌声急剧陷入质疑声中。铁道部宣称,“停运”证明高铁安全性好,并表示京沪高铁将尽快走出故障集中期。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注定要承载太多的期盼。因此,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故,人们对高铁的种种质疑并非不合情理。而另一方面,铁路部门不只需要获得公众的宽容和理解,最迫切的是以过硬的成绩展现京沪高铁的过人之处,重新树立人们的信心。
谈及京沪高铁的过人之处,最基本的应是出众的安全性能,而这恰恰是目前争议的焦点。按理说,集众多独创技术于一身的京沪高铁在安全方面必然出类拔萃。然而,故障频发让人们不禁怀疑高铁运行的安全。铁路部门说,安全系数高使列车发生故障后停驶。这种说法当然是理解问题的一个角度,但这是否意味着今后高铁列车受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将经常停驶?如果高安全系数会造成高频率的停驶,那么这样的安全性能是不是显示了高铁的另一种脆弱?
京沪高铁的重要优势在于快捷高效,300公里的时速让京沪之间的行程缩短到5个小时以内,从而大幅缓解了沿线客运运力紧张的局面。让人担忧的是最近几次故障中部分高铁列车晚点达数小时之久。如此一来,京沪高铁的速度优势大打折扣。面对严峻的挑战,铁路部门应采取得力的措施,不能在安全和速度之间顾此失彼。否则,高铁每年运送乘客约1.6亿人次的目标便无从谈起。
京沪高铁还应有一流的服务水准和卓越的管理制度。事实表明,京沪高铁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前几次事故看,高铁服务存在不少问题,如停运列车上的乘客没有水和食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充分暴露了高铁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欠缺……此外,由于应急机制不完善,花了高票价而未享受到高速度的乘客得不到相应的补偿。面对既有问题,京沪高铁不仅要走出故障集中期,还需在制度建设方面多下工夫,为乘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关怀。
其实,京沪高铁运行伊始状况不断,未必完全是坏事。问题越早暴露,越能尽早解决,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面对表现欠佳的京沪高铁,铁路部门应举一反三,从暴露出的问题中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把高铁的优势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朱小龙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