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06:43:00 我要评论
袁 泉 来源: 人民日报图为20日,游客在界碑前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袁 泉摄
核心提示
20日清晨,首批150名中国游客登上了黑瞎子岛。黑瞎子岛,地处我国最东端,位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处。2008年10月,中俄两国政府在岛上举行了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
体验“一岛两国”风光
20日9时,在黑龙江省抚远县江南村宾馆举行了简单启动仪式后,黑瞎子岛旅游首发团150名团员从抚远赶赴乌苏镇。
导游介绍,乌苏镇堪称世界上最小的镇子,只有一户居民和一个哨所——“东方第一哨”。每到夏季,这里2点多天就亮了。
10时40分,记者和首发团成员跨过简易浮桥,踏上了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地处我国最东端——处于“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是一块中俄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抚远水道连接“两江”,使其成为三面环水的岛屿。
为充分发挥黑瞎子岛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开发建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黑瞎子岛列入全省12个重点旅游名镇,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在黑瞎子岛旅游项目中,“乘船游览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抚远水道”将成为新亮点,游客可乘船实现中俄跨境环岛游。
“黑瞎子岛景区的最大特色,是东极文化、民族文化、两江文化、边境文化相统一。”黑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刘显富介绍,这里是祖国最早迎来太阳的地方、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两条中俄界江的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又可体验“一岛两国”风光,是全国稀有的旅游资源。
据介绍,黑瞎子岛旅游项目开通初期,游客可以参与“上岛游”和“界江游”两种游览方式。
上岛游是指游客乘车上岛,可以参观俄罗斯军营旧址、回归交接纪念碑等景点,在湿地栈道欣赏黑瞎子岛秀美的湿地风光,参观建设中的北大荒生态园。此外,还可以游览只有一户人家的乌苏镇,参观“东方第一哨”,在太阳广场参观“东极极标”。“界江游”主要是乘船游览大界江黑龙江风光。
中俄互免签证、离岛退税尚在磋商中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首个开展对俄边境旅游的省份,依托包含黑瞎子岛在内的12个“旅游名镇”项目建设,全省的俄罗斯游客接待量目前居国内首位。
黑龙江省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宋希斌介绍,为加强对黑瞎子岛、绥芬河等地的垂直管理,以使其更好与俄方对接,黑龙江省打破常规,直辖其所在的抚远县。
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后签署了《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公报提出,双方将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
“中俄两国对黑瞎子岛的开发表现出同样的愿望,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宋希斌表示,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是否可以互免签证、购物离岛退税等问题,“进一步合作尚在磋商之中。”
记者观察到,由于黑瞎子岛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岛上很多接待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目前接待中心、生态接待别墅仍在建设,游客尚无法在岛上住宿;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在登船准备沿界江游岛时,船上的电视信号也时断时续。
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
“这里的山山水水都透着自然的颜色,空气都是甜的。”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兴奋地说。
据介绍,目前,中俄双方都已制定了对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的总体规划。根据中方的总体规划,黑瞎子岛的开发将突出“一岛两国”的地缘特色,发展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黑瞎子岛的主要功能被定位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和口岸通道。
针对景区开发是否会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黑龙江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表示,“既保护原始的生态,又为游客提供景观景点和良好的旅游接待设施。”
据了解,在总体布局上,根据生态环境特征,黑瞎子岛被划分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经贸区以及岛外开发区域。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
在注重岛内开发的同时,岛外的开发区域也在规划之列——在上岛桥南岸引桥处适当位置辟建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乌苏镇建设乌苏镇景区和黑瞎子岛生活保障基地、旅游服务中心及其他的城建、防洪等基础设施。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委常委、抚远县委书记、抚远三角洲管委会主任牛学有表示,“抚远县是黑瞎子岛的管辖所在地,我们将黑瞎子岛视作珍宝,推进黑瞎子岛的旅游开发,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链 接
普通游客如何“登岛游”
黑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刘显富介绍,“本地游客可直接和黑龙江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黑龙江省国旅)联系,外地和国外游客可到当地的组团旅行社报名,然后由组团社和黑龙江省国旅联系,上岛的手续和过程都比较简单。”
“黑瞎子岛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6—9月,现在登岛需要组团,散客不能登岛。”黑龙江省国旅总经理宋春智介绍,目前重点推介哈尔滨起止的4日游、5日游两种产品,报价分别为每人850元、980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