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房价坚冰渐融“退烧”迹象明显 京沪等房价松动

2011-08-02 14:26:00     作者: 李佳鹏 高伟 魏宗凯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房价过快;退烧;房价涨幅;均价;环比;退烧;楼市降温
[提要] 房价“退烧”迹象进一步显现。记者1日从中国 指数研究院获悉,7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为8874元/平方米,较6月微涨0.21%,创去年9月以来最低涨幅;其中33个城市住宅均价环比下跌,这是去年9月以来下跌城市数量最多的一个月。

资料图片

  7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涨幅创11个月新低

  房价“坚冰渐融” 下行迹象明显

  房价“退烧”迹象进一步显现。记者1日从中国 指数研究院获悉,7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为8874元/平方米,较6月微涨0.21%,创去年9月以来最低涨幅;其中33个城市住宅均价环比下跌,这是去年9月以来下跌城市数量最多的一个月。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持续高压的调控态势正使楼市降温,随着商品住宅库存压力增大,开发商资金链日趋紧张,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松动迹象将进一步明显,房价有望加速步入下行通道。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北京7月新房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8232套,较6月增加1168套,涨幅16.5%。全市新房成交均价为22947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3%。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北京郊区成交主要以定价2 .5万元以下的中低端项目为主,开发商迫于销售压力开始“降价释压”,尤其是中低端项目成交均价环比下降6%,全市成交量的增量绝大部分来源于郊区成交量的增长。

  和北京的情况相似,上海房价也出现松动迹象。根据中国 房产信息集团CR IC数据显示,上海7月份的商品住宅供应量为85.94万平方米,环比6月减少14.2%;成交量共计为72.5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7.7%。7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2203元/平方米,比6月22453元/平方米下降1%。

  另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7月25日至7月31日)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3.44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上涨35.84%;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272元/平方米,环比前周下跌了6.20%。

  近期,中原地产在对上海、广州、重庆、杭州、深圳等城市的调研也显示,这些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销和降价销售的现象。5至6月,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外城区郊县,新开盘主要通过低价入市的方式刺激成交量的反弹。这些降价促销的楼盘中不乏主流房企的身影,如中海、碧桂园。

  业内预计,在调控政策持续的压力和商品住宅市场继续低迷的情形下,价格破冰将最先在库存压力大、近年来房价涨幅最快的一二线城市中出现。

  中原地产监测的上半年各个城市存量数据显示,存量同比增幅最大的城市依次为青岛、南京、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幅度分别为43%、39%、30%、22%、6%和3%。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中小房企积压库存量约为6.9万套,今年前七个月新房月平均成交约7500套,中小房企占1/3比重,即以每月可成交约2500套计算,在不增加新的入市项目情况下,中小房企需要28个月才能完成现有库存的销售,而大房企消化库存则需8个月时间。

  张月认为,未来“降价放量”以增加资金回流成为必然。她预计,三季度之后,中小房企项目或将率先出现实质性降价。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严厉的楼市宏观调控,使得北上广深、天津、南京等许多严格实施“限购”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而且房价明显进入了下降通道。随着商品住宅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开发商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下半年的新增供应不断增加,各项目之间的销售竞争压力,会促使越来越多的项目加入打折促销的行列。

  近期,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楼市调控表态和具体措施依然保持高压态势。住建部一位官员近日对媒体明确表示,下半年调控政策不可能放松,限购政策年内不会取消。业界预计新一轮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名单将于近期出台。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也对下半年房地产贷款风险防控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紧抓房地产贷款风险,杜绝各类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继续对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保持关注和警觉。

  胡景晖预计,下半年,全国实施“限购”的城市将达到百个左右,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投机需求将受到进一步挤压,随着全国范围内“限购”政策的深入执行,下半年全国的房价将出现普遍下降。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