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09:57:00 我要评论
柴华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根据央行规定,自9月1号起,未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将不得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今天以后我的预付卡还能用吗?”面对9月1号预付卡牌照发放的大限,近期北京预付卡公司客服电话的咨询量越来越多了。
而就在人们焦急等待着第二批名单的时候,央行网站昨天午后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上海银联、联动优势等13家企业分别获得了不同种类的业务许可牌照。这将意味着没有获得业务许可的预付卡公司就不能再卖卡了吗?消费者手中的预付卡怎么办?那些经营多年的各路预付卡公司们现在又是怎样一番状态?
根据央行网站昨天下午公布的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有13家企业获得不同类型的牌照。加上5月份第一批的27家,截止今天,获得牌照的企业只有40家。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根据相关规定,到2011年9月1日仍然没有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天开始,我们手中的所有预付卡就作废了呢?记者拨通了北京多家知名预付卡销售机构的电话,得到的回复却是一致的否定。华夏瑞祥卡销售人员表示,已经售出的预付卡消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销售人员:可以,没问题,这个不影响您正常的使用,即便是对我们这边公司有要求,但是不会对持卡人这边有影响,因为银行那边规定的就是退一万步讲说我们这个公司没有符合银行的标准和要求,你们不能再继续经营下去了,但是它会有一个过渡期,让你把这个卡要消化掉,这是肯定的。因为本身银行做金融的这种规范,它是要让这个社会更标准,让这个市场更稳定,而不是说像您所担忧的这样,乱了,那就事与愿违了。
在第二批发放牌照的企业中,获得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许可的有7家,上海得仕、山东鲁商一卡通、中付通信息、上海畅购等位列其中,不过他们也只获得了部分省市的业务许可,多数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相对比,截至目前,已经有140家企业递交了牌照申请。艾瑞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曹京波表示,预付卡涉及到电信、银行、商家等各个行业,同时又涉及税收、清算、签约商户等各方各面,涉及的利益团体太多,央行如此谨慎是必然的。
曹京波:国家这层面对预付卡这方面政策是从严的,涉及到一些税收、灰色领域的问题,这里面资质的认证,比如是不是要有实体零售厂商的参与,需要一个比较谨慎政策的制定过程。
而这将意味着其他省市的多数企业今天之后都不能继续卖卡了吗?答案似乎也不绝对否定。记者拨打了北京多家预付卡公司的电话,但所有售卡企业都表示今天之后仍然可以做买卖。商联通卡的客服人员甚至做出了这样的承诺:
客服人员:不是的,那只是牌照问题,我们这两天牌照就下来了,现在您刷这个卡都不影响。
央行规定的大限已经过去,还没有拿到牌照的售卡企业们却胸有成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昨天特别就此事去函向中国人民银行询问,可惜的是,截止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复。北京华瑞富达公司的销售人员解释说,对于这种情况,央行此前已经有所安排:
销售人员:现在只要人民银行网站上有公示的企业都可以继续经营这个业务,而这个卡是有公示,你可以去人民银行北京营业部的网站上去查看,它原来规定是9月1号不能拿到牌就不能发了,现在就是只要你公示的就可以继续经营业务,银行跟我们开会也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还卖了很多,明天还会继续卖。
不过这位销售人员同时提出了今天之后的又一项购卡变化,加收1%的手续费,也许是伴随着牌照发放的另一个变化:
销售人员:基本上预付卡公司都要开始收手续费。
记者:这个是牌照的费用么?
销售人员:不是,不是给牌照付的费用,应该说是营业收入的一部分,我们要上报你营业收入,你多少钱卡就是多少钱卖的,然后你刷出去的商户佣金,反正就是很复杂的一个政策。
记者:也是从9月1号开始么?
销售人员:是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监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鲁政委:这个其实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避免受资金被挪用或者被转移。因为预付卡这个问题,你先把钱存进来,比如洗衣店,你存了2000块钱,过两天洗衣店不见了,这个就很危险,但是它这样其实对这个已经认可这些公司,既考虑到它市场的声誉同时也对他资金托管提出了要求,如果强制要求你这个资金必须托管的央行,你跑了没关系,任何人都可以拿你这个卡到银行去把他的钱领出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