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1 06:56:00 我要评论
王丹阳 李华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山东长岛的渔民深受溢油事件之苦。
溢油事件考验中国的环境法治,专家称已错过最佳的起诉时机,农业部和渔民维权有难度
6月初,中国渤海湾。碧海蓝天下一片宛如蝴蝶翅膀的油膜,开始游弋在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海上油田——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东北方。
直到半个月后,渤海湾溢油事件才通过网络引发公众的关注,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污染了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被称为中国版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一方是全球第五大能源企业、排名美国第一的石油巨头康菲,一方是国家海洋局、农业部以及沿海渔民,法律,已经成为解决这起重大突发事件的最佳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海洋污染事件该如何起诉?难点何在?前景如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夏军的专业观点值得聆听。
“不时可以看到已死的水产漂浮在海面上,海滩上的油污随处可见。”曾亲身前往康菲溢油现场的环保人士邵文杰对这幅场景记忆深刻。
康菲:
第一家“吃螃蟹”的外企
溢油事件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无需赘言,沿海的渔民也损失惨重。据邵文杰观察:“山东的虾爬子、河北的扇贝,今年估计都不能吃了。”
这场灾难的“罪魁”是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它是全球第五大能源企业,在美国石油行业排名第一。1983年,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注:以下简称“康菲中国”)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发现海上石油的外国公司。
1994年,康菲中国跟中海油签署合同,获得了渤海湾某一区域的勘探权。1999年,康菲中国发现“蓬莱19-3”海上油田,根据协议,中海油占51%的股份,康菲中国占49%的股份。
这片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海上油田是康菲在中国最大的利润来源。
傲慢:
“赚钱第一”,继续作业
事发之初,康菲中国不仅态度傲慢、拒不道歉,而且在事发海域继续作业。国家海洋局多次发出通知,催促康菲中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
7月1日,康菲中国声称已经控制了渗漏点;但事实上,此后两月仍有原油溢出,而且,康菲中国和中海油就漏油面积、溢油总量等问题描述的事实与国家海洋局提供的数据相去甚远。
中海油迅速与康菲中国“划清界限”,表示:“康菲中国负责开发管理油田;中海油只参与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的制定,大型投资及重大变更的审批,并督促作业者履行石油合同。”国家海洋局认定康菲为此次溢油事件的责任承担者。
9月5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康菲致歉并关闭了这片它在中国的“聚宝盆”。然而,9月7日溢油隐患仍未被彻底排除,“严控渤海湾地区新上石化项目”成为国务院会议的议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