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06:58:00 我要评论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一段时间以来,辽宁大连在建地铁多次发生塌陷事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连已有有轨电车、轻轨等,还有必要建地铁吗?大连地质条件适合建地铁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大连交通状况如何?已有的有轨电车、轻轨等能满足需要吗?
【回应】中心城区日益拥堵但不适合建轻轨,地铁成为最佳选择
目前大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98.1万辆,预计年底前会突破100万辆。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宣传处处长赵德宇说,目前高峰期通行车辆远远超过设计能力,一些道路高峰期通行车辆达到5000多辆,路面交通拥堵已成常态。大连每年安排大量资金拓宽、修建道路,仍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量的增长需求。
2010年,大连市区常住人口368.5万,每天还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据大连公交集团提供的数据,目前大连市区主客流通道上,早晚高峰期每小时断面客流量已达到3.9万人次。
对于交通日趋拥堵的状况,市民马超有切身的体会。“每天经过的华北路、疏港路等主干路段,高峰期车满为患,开车时速也就8公里左右,有时干着急根本就挪不动。”
数据显示,大连目前有轨电车通车里程22公里,日均发送旅客10万人次;轻轨交通通车里程64公里,日均运送旅客13万人次。
“有轨电车和轻轨在目前大连城市交通体系中功不可没。大连市一直倡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公交出行率占45%以上。”大连公交集团董事长隋悦家说,由于路面拥堵,有轨电车在高峰期运力日趋下降,而建成的轻轨交通,上下班高峰期主城区内运力已达到饱和。
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李萤说,按照规划,轻轨交通主要布局在主城区与新市区之间的区间快速交通网络。中心城区要建轻轨必须修高架桥,但因受地面建筑限制,不好修建高架桥。
李萤说,国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申请有4项指标,分别是市区人口30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以上、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预测客流量3万人次以上,大连的各项指标分别为368.5万人、5158.1亿元、500.8亿元、3.9万人次,各项指标都大于国家规定的指标,解决大连中心城区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地铁是最佳选择。
大连地质条件适合建地铁吗?
【回应】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技术上可行
大连三面环海,地下地质条件、地表地形复杂多变,加上大连建市百年来,城市建设和人防工程对原有地形地貌改变较大,部分原有的冲沟、河谷和浅海已经回填,一些地下的人防洞已经废弃,形成暗沟、暗河及地下人防空洞,增加了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据大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关大连地铁工程前期地质普查资料显示,大连在建地铁沿线土层共有20多种,空间分布变化大,工程性质差别较大,稳定性差,地铁施工需要加强支护措施;沿线底层地质时代跨度大,有不同时代的10余种岩性;沿线岩溶多,充填物性质多变。
“这些都给地铁设计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易出现涌水、涌泥和坍塌冒顶等情况。”大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刁日明说,地质条件复杂归复杂,但在目前来说,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比大连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都有成功施工的范例,关键是看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为何多次塌陷?如何避免?
【回应】经验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将强化规范施工
自去年11月起,大连在建地铁多次发生地面塌陷,引起公众关注。
“去年11月15日的塌陷事故,完全是人为事故。”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质量安全部部长阎永鹏介绍,去年11月2日,地铁施工单位施工中,上台阶掌子面拱顶出现一内径约2.5米的枯井洞,施工单位当即通报地面上的汽车销售部负责人,同时设置警示围栏禁止停车。事故发生时,警示围栏被汽车销售部私自挪移并停放了车辆。
阎永鹏介绍,去年11月22日的塌方经调查发现,施工掌子面前方有三条自来水管线,管线渗漏在粉质粘土层中形成水囊,施工时水囊遭受外力后破裂引发事故;今年3月10日塌方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改建的污水暗渠发生断裂,在暗渠箱涵底部形成水囊,囊体积水渗漏形成空洞造成塌陷;3月16日、6月9日、8月29日的塌陷,都是因为地下管线断裂发生渗漏引起的。
“频发的塌陷事故中,经验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新闻发言人彭非说,国内现有25个城市同时在建地铁,能承担地铁施工且具有资质的单位不多,这些单位凭资质在不同城市获得多个标段,将原有的地铁施工管理人员拆分,组成众多的项目部,新组建的一些项目部缺少地铁施工经验,导致很多本应避免的事故发生了。
刁日明说,结合事故原因,针对大连地铁沿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老化的情况,专家已制定了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对四大类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防范风险。同时,在施工环节,强调规范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监测,力争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纰漏。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