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宜万铁路耗时7年修成 每公里耗资6700万元

2011-10-12 07:03:00     作者: 雍黎    来源: 重庆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宜万铁路 齐岳山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雷士照明 成渝经济区 宜化 铁路全长 铁路建设 桥隧 货运吞吐量
[提要] 全长26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只用3年时间就完成施工,宜万铁路的长度不到其六分之一,修建时间却长达7年之久,如果从1997年筹备的时间,足足有13年。2009年12月10日,历时6年后,齐岳山隧道终于被艰难打通,为宜万铁路通车排除了最大的障碍。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自古东出巴蜀只能通过水路。这里山高壁陡、河谷高深,外表秀美的喀斯特地貌,如果要筑路,就变为了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宜万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修建而成,这条耗时7年,平均每公里耗资6700万元,被工程界、地质界多位院士和专家称为世界级难题,视为“筑路禁区”的铁路是如何完成的?9月27日,记者乘坐火车从宜昌到万州,通过沿途的采访,还原宜万铁路建设过程的艰辛。

  高山中,宜万铁路逢山修隧道,遇水架桥。(资料图片)

  重庆晨报记者 鞠芝勤 何熠 摄

  一座桥隧博物馆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共有隧道159座长338公里,桥梁253座长68公里,正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4%,是目前中国桥隧距离占干线比重最大的铁路。

  新闻纵深

  修建宜万铁路有多难,有这样一组数据。

  全长26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只用3年时间就完成施工,宜万铁路的长度不到其六分之一,修建时间却长达7年之久,如果从1997年筹备的时间,足足有13年。

  宜万铁路平均每公里耗资6700万元,而青藏铁路每公里耗资却只有2900万元左右。

  据铁路人士称,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建设管理,宜万线建设难度超过已建成的成昆、南昆、内昆和渝怀铁路,集“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这些重重的艰难险阻让宜万铁路成了中国铁路史上,施工难度最大、桥隧最多、造价最高、创纪录最多的铁路。

  宜万铁路的“难”,让亲历了铁路修建的许思伦有深切的体会。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中,稍不留神,暗河里的涌水就会呼啸而出;一不注意,洞穴中的岩壁就会层层崩塌;要在洞穴里建起铁轨,常常20多车的水泥倒下去,却依然深不见底。而在这样的艰险环境中施工,惊险的事例不需要挑选就可以随口说来。

  一条最难修的铁路

  宜万铁路建设集“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这也让她成了中国铁路史上,施工难度最大、桥隧最多、造价最高、创纪录最多的铁路。

  从宜昌坐火车前往万州,沿途所及都是美丽的风景,碧绿的山峰、深幽的峡谷、些许的白雾在山间缭绕着,半山中的小火车站似在天宫中。不过这样美丽的风景却往往转瞬即逝,你还来不及仔细看一下,就被飞驰的火车载入了长长的隧道中,经过几分钟的黑暗,美景又出现在眼前,不过不等你拿起相机,就进入另一段隧道中。“美,稍纵即逝”,在这里让人感觉分外突出。

  “宜万铁路就是一座"桥隧博物馆"。”万州区宜万铁路办主任许思伦说,这条铁路全长377公里,其中宜昌东至凉雾288公里一次建成复线,凉雾至万州89公里单线,设计为国家Ⅰ级电气化干线铁路标准。在这377公里的铁路上共有隧道159座长338公里,桥梁253座长68公里,正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4%,是目前中国桥隧距离占干线比重最大的铁路。桥连着隧道,隧道套着桥,有些桥梁本身就在隧道中。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桥梁隧道,许思伦说,因为线路主要穿过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表之上,长江的干流和支流,将崇山峻岭深切成长江三峡和大大小小的峡谷;地表之下,石灰岩经过地下亿万年的溶解,成为了千奇百怪、高深莫测的洞穴。这些妙手天成的自然奇观,在这里却成为了铁路工程的道道障碍。

  借通车之力,万州建第二大城市

  宜万铁路的通车,让万州从铁路运输上的神经末梢,一跃成为了交通枢纽。万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宜万铁路通车一举打破万州铁路“断头路”格局,使万州向北通过达万线与襄渝铁路衔接,向南通过宜万线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相连,让万州迅速融入国家铁路骨干网络,贯通华中、华东片区,对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万州港货运量占重庆港五成

  “以前我们这里是无人问津的小港口,现在可成为了不少人想进的好单位了。”重庆港九万州港务有限公司红溪沟作业区经理刘琪华说,而这可多亏了铁路通到万州,让他们有了铁水联运的优势。

  刘琪华说,2006年整个万州港的货运吞吐量640万吨,到去年货运吞吐量已达到了1060万吨。以前没有铁路,他们运的货物有限,而通了铁路后,四川达州、甘肃、新疆的煤炭都可在这里转运到达上海、江苏,而货物也从煤炭,升级为钢材、矿石、硫磺等,而且还开辟了进口渠道,能直接从巴西、南非、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而现在万州港已经跃升为长江沿线十大港口之一,货物吞吐量占到了重庆港的50%。

  促进地区产业升级融合

  万州,是“江南亿万工业走廊”重要核心和长江上游重要现代产业基地,以新材料、新能源、汽摩制造、重装设备、船舶制造、电子电器、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宜万铁路的通车,让地处腹地中心的万州可以承接多地辐射,包括重庆主城、南京、武汉、上海,意味着将吸引更多的产业布局万州。

  目前,万州提出了建设千亿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建成重庆宜化、雷士照明、重庆化医等产值50亿级大型企业集团5—10个,建成大全新能源、华歌生物、长安跨越等100亿级的大型企业集团3—5个,到2015年,经开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建成千亿级国家级经开区,辐射带动万州周边区县。宜万铁路的建成,将使库区丰富的资源迅速“出行”,达到强力促进库区人民快速致富的目的。

  万州将建第二大城市

  “宜万铁路的通车,将加快万州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步伐。”万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万州正在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宜万铁路的建成通车,对万州城市扩张、完善功能、加快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万州城市正在向新田扩展,在该区规划建设有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10个,通用泊位8个,建成后,年货物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150万标箱。同时,万州还将建设沿江高速公路新田至高峰连接线,这些项目将与宜万铁路形成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除了达万铁路、宜万铁路,万州还将建设渝万城际铁路以及万州至郑州、万州至西安、万州至涪陵、万州至黔江、万州至奉节铁路。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交通运输部将万州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重庆市三大枢纽港区之一的总体定位,万州确定了“一环一空八铁八高九港”的未来交通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新闻故事

  一个月掘进4米,可以说在中国铁路史上是最慢的挖进记录,这慢,都是因为位于渝鄂交界处的齐岳山。承担齐岳山隧道施工的建设者,在其他项目上曾创造过月掘进429米的世界纪录,在这里却只得慢了下来。

  齐岳山号称天然的长城,在1965年8月,铁四院完成《川汉铁路察勘报告》后,毛泽东曾多次听取关于川汉铁路的汇报,由于个别路段的建设难度太大,尤其是齐岳山隧道为当时的工程技术所不能及,修建计划不得不搁浅。

  用铁路修建者的话来说,长10.5公里的齐岳山隧道就像一座巨型的充水“蜂窝煤”,地表天坑星罗棋布,直通地底,沿隧道轴线就有20余个;地下溶洞鳞次栉比,隧道平均每掘进百米就要遭遇一个;施工还要穿越11个地质断层和大鱼泉、小鱼泉、得胜场等3条暗河,每天正常涌水量在17.6万立方米至74.3万立方米。尤其是F11超高压富水大断层长达200余米。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设计和施工人员开展了复杂隧道风险分级、超前地质预报、排水减压、注浆等技术研究和创新。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岩溶地区复杂隧道修建技术,实现了世界隧道修建技术的重大突破。其中首创的高压富水充填溶腔“释能降压”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12月10日,历时6年后,齐岳山隧道终于被艰难打通,为宜万铁路通车排除了最大的障碍。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雍黎

  一项最慢的挖进记录

  长10.5公里的齐岳山隧道像一座巨型的充水“蜂窝煤”,建设难度极大,施工者甚至一个月只能掘进4米,可以说在中国铁路史上是最慢的挖进记录。

  为修路让道,村民棚户中过年

  距离万州城区20多分钟车程的长岭镇龙立村,站在农民搬迁新居的马路上,抬头就能看到不远处如彩虹高挂的宜万铁路高架桥。

  农民程克成每天干完农活,都喜欢坐在家门口,抽着烟望着呼啸而过的火车。桥下,是他曾经的土房,2005年,铁路修到了家门口,为了支持铁路建设,他们村40多户需要搬迁,他带着一家人在塑料布搭的棚户里度过了2006年春节。

  “当时修路工期紧,新修的搬迁房还没有建好,为了不耽误工期,我们就搬到了旁边的化龙桥下暂住。”程克成说,当时是七八月,他们就用塑料布搭起了简易房屋,不过紧接着天气就变凉了,可是新房还没有修好,他们一家就在棚户房里过了春节。说起当时的辛苦,程克成却不在意,他说当时是苦一些,可是能让家乡通上铁路,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现在他们一家7口住上了两层楼200多平米的新房子,两个儿子坐上了火车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可比以前好了。

  宜万铁路在万州辖区内仅52.7公里,但这52.7公里却永久性征用土地2000多亩,拆迁房屋8万平方米。这对于山区经济欠发达、农用耕地少、三峡工程淹没大量土地的库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艰难,不过为了迎接这条期待了百年的铁路,三峡库区的农民表现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远让人铭记。

  万州长岭镇龙立村程克成和村民住上了新房。

王晓亮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