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3 20:26:00 我要评论
张 琳 来源: 扬子晚报北大选才“孝顺”放第一条引争议
有中学称或将组织老师家访,也有父母说“孩子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了”
昨天本报报道了北大公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参与学校及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而也正是这条要求昨天引发争议,网友认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一个基本的准则怎么能变成择优的标准呢,而且孝敬不孝敬由谁来判断,怎么判断,是割肉孝母还是卧冰求鲤?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中学校长。
北大选才
学汉武帝“举孝廉”?
背景: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拔的人数。
“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
“孝敬父母”标准真的不好把握
有父母说:“孩子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
今年北大在公布推荐生遴选条件时重点强调了道德品质,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者,不得被推荐: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而正是第一项“不孝敬父母”引发了众多争议。网上形成了两股针锋相对的意见。有网友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
然而,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藤香樱雪”认为,孝敬父母本应该是人最基础的美德之一,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自觉以孝为先。更多网友则担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网友“是非门”认为,对学生是否孝顺父母,学校很难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他评价说:“孝不孝,谁说了算啊?父母还是老师?父母估计不会轻易毁掉孩子的前途。老师不了解情况,只能去问家长。家长还是不会说的。所以此规定不具实际操作性。”网友“天父宝贝516号”则认为,“孝顺”定义很难统一,她说:“有的父母说,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了,那么这些推荐生个个都属于大孝子了。”
不过此项规定却博得了中学校长的赞同。“优秀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如皋中学校长左伯华说。他告诉记者,北大遴选推荐生的方式也为中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如皋中学将在以后日常教育中增加德育的比重。
海门中学校长石鑫对这项要求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北大提出孝敬父母这条相当于是一票否决,也就是如果其他条件都符合,但不孝敬父母,就会失去资格。不是也有不少地方提出不孝敬父母不得提干嘛!这条要求也体现了北大对责任感的要求,责任是道德的基石,否则再有才能,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