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8 21:56:00 我要评论
王辛莉 来源: 中国新闻网海口城郊结合部的柯宅村的新村建在稻田中。
海口美兰区城中村晋江村多幢建筑拔地而起。
中新网海口10月18日电(记者 王辛莉)近年来,海南省会海口市主城区的城中村及广大城郊结合部的面貌正在发生一场嬗变,一幢幢新建私宅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许多村庄尤如集体重建的新村。这些村(居)民私宅都拥有一个共同名称“违法建筑”。
10月18日,记者从海口市“五大工程”办获悉,从2007年至2011年9月30日,海口市共拆除违法建筑1435宗140万平方米。目前,海口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仍发现存有违法建筑1440宗、58万平方米(尚不包括违法用地建设的建筑),其中逾六成是私宅。
海口“造村运动”违建泛滥
今年9月以来,记者走访了海口四个区的多个村镇,发现这些较大规模的私宅建造堪称新“造村运动”。
在美兰区新埠岛的新埠下村,沿着村公路,记者看到的是一个新村,多幢新建筑拔地而起,一部分在原有的二层楼房加盖三层、四层,更多的是全新的五、六层建筑。
海口市区通往机场的琼州大桥两侧同样是一幅新村模样。但在众多亮丽新房中,更为醒目的是坐在茅草丛中的两、三幢裸露着红砖的二层毛坯半拉子建筑。
在海口西拓新区的秀英区长流镇琼华村,因为海榆公路穿村而过,经济较为活跃,新建的村屋比比皆是。为了占尽地利优势,村屋已盖到公路边的水稻田埂边。
在海口市区的城中村,见缝插针的“握手”私宅群楼林立。美兰区下贤村沿着新修建的美苑路,七、八幢楼房已浇筑好框架,更多的私宅变身宾馆酒店开张营业。
今年9月下旬,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一份《关于海南近年来违法建筑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海口村(居)民个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新建、续建、扩建住房,违法建筑约有148万平方米,占全市违法建筑总量198万平方米的75%。
“无法”无天,乱象丛生
海口村(居)民私宅建设“欣欣向荣”的背后是“无法”无天,乱象丛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口市已停止私宅报建,至今尚未开闸。
但正是“无法”可依,加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滞后等诸多原因,海口私宅建设管理呈现真空状态,导致目前私宅建设泛滥。
今年7月,为了引导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海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王业侨对媒体表示,《意见》首次明确规定海南农村宅基地面积限额175平方米。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将原有宅基地及地上建筑物出卖、出租、赠与或者改为经营场所等非生活居住用途后,再次申请宅基地的”等五种情形之一的,农民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
《意见》要求加快海南村镇规划编制,建立完善的规划和施工许可制度,设置管理机构,并对居民自建住宅的报建申请作出规定。
今年9月1日起,海口正式实施《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违法建筑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记者从海口市规划局、住建局和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获悉,至今年9月,海口市级政府及乡镇政府还没有一个部门受理村(居)民私宅报建事宜。而建房屋需有土地证、施工许可证和规划许可证三证方为合法。
为何海口私宅报建管理真空继续存在?记者从海口市规划局获悉,海口正在等待省里《意见》的后续配套办法,再择机出台市里的相关报建细则,“开闸没有时间表,至少大概需到今年底。”海口市规划局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室负责人表示。
但是,采访中,多位村民向记者强调,农民自己的地,盖房不需要报建,最多村干部同意即可。
更有村(居)民误读《意见》和《条例》。他们认为可在不需任何手续下自建三层以下、投资额60万元以下私宅。即便被认定“违建”,也可在处违法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以后变成合法建筑。因而今年年中以来,海口私宅违建呈现加速之势。
“无法”可依也让海口城管部门深有苦衷。海口市“五大工程办”主要负责人透露,目前海口违建泛滥几于失控,“查压得厉害反弹得更厉害。事涉百姓切身利益,我们不得不小心为之!”
利益重重违建难扼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海口村(居)民抢建房屋大致有两大类,一是自身需求,村(居)民改善自已的住房条件;二是牟取利益最大化。其中又有两种类型:其一,村(居)民自主行为,多盖房多占地。从众攀比心理,大家都盖,自己不盖怕吃亏,并认为“法不责众”。多盖私宅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为博弈将来征地拆迁增加筹码。其二,外部利益人介入,其中多有商人和官员的身影。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报告》也称,目前,海南违建不仅存量大,且仍在急速增多,防控难度不断增大。受土地,房产和房租价格高速上涨的利益驱动,许多村(居)民抱着赌博的心态抢建,明知违法,却铤而走险。更有甚者,则与外来不法投资商合作兴建小产权房,其中海口市有小产权房20万平方米。
与海口主城区相隔一条南渡江、位于海文高速公路旁的柯宅村,人均耕地只有几分,许多半拉子住宅建在稻田中,村庄正面临征用拆迁。一位姓吴的老农对记者说,“盖房占地拆迁至少挣一倍。”
在近郊和城中村盖房的利益更为明显。
和一知名高档楼盘近在咫尺的新埠下村,村口一幢新建六层楼前贴出告示,出租每个套间公寓每月450元。一楼铺面已出租,承租者告诉记者每月租金3000元。
一位正在将家中二层楼加盖三层的村妇告诉记者,村公路边的几幢房屋几乎都是外村人近两年向村民买地而盖。她指着一幢三层建筑说,是一位海口派出所工作人员一年前以每平方2100多元的价格买下土地盖楼。另两幢体积颇大的六层漂亮住宅,她透露是一位文昌商人今年以每平米3000多元的价格买地新盖。
与美兰区委区政府办公楼相邻的城中村晋江村,一年多来多幢私宅日夜抢建。路口一幢七层楼日前封顶正在室内装修。工地负责人称是私宅不出卖。每层逾300平方米两套四房两厅,预留电梯井,是标准的商品住宅格局。
为了扼制日益严重的违建,去年始,海口将打违工作归入“五大工程”办。
记者向多个村庄的村民询问是否有政府部门的人来查看建房。有些人说“没看到”,有些人说“即使有人来也没关系”。新埠下村的那位村妇说,卖地的农民会帮忙出面应付,比如向城管称家里孩子结婚需要盖新房等。同时她又伸出右手做拿捏钱币的动作,“一次二、三千元即可”。
一些建房者对“违建”心知肚明。对随时可能被拆除的风险,他们实际上心里很忐忑。一位祖籍海口某乡镇户籍在境外的人士向记者坦言,花费数十万元回祖宗地盖房其实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但看到乡镇、村都没官员出面阻止,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又是如此好“打发”,跟风盖房者就越发多了。
海口市副市长徐敏生今年9月上旬在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情况通报会上表示,今年海口“控违”没有实现年初“零增量减存量”的目标。
法律空白和监管失效,只堵不疏,堵而不严,一定程度上成为海口私宅违建的“推手”。
海口有关部门意识到监管漏洞后,加强查处违建整治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打击“保护伞”。从去年至今,海口全市共有35人因“打违”工作不力被问责,并查办3名在违建中充当“保护伞”的官员。
违建滋生新的社会不公
记者调查发现,海口违建泛滥滋生的种种弊端已显现。
首先是财富浪费。记者获悉,村民自建房屋的资金,一是自己劳动积蓄,二是村里出售、出租土地分得资金。为谋取更大得益,许多村民将有限的资金“砸”在建房上,无暇发展生产。有的家庭资金有限只得盖成半拉子,有的村舍地段不佳难作商业用途而空置。
其次,出现新时期新的城中村。许多城郊新村和主城区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建成一堆高矮、朝向怪异不一的建筑群。这批低水平建设的新城中村,为未来城市建设和市政管理、市政设施建设埋下隐患。
其三,增加了乡村不公平。乡村家族强势者多得多占,利益得到最大化。相当部分的新建私宅没有合法宅基地,一些还占用了耕地或林地。
其四,成为寻租腐败的温床。在村(居)民和政府相关管理条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给有关腐败分子营造了寻租的空间。海口违建中的公职人员、小企业主都是寻租利益获得者。然而诸如小产权房之类获利的毕竟是少部分人,矛盾和问题则留给政府,最终多由政府埋单。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海口政府公职人员称,私宅违建滋生的社会不公,有损政府公信力,应切实引起重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