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从“绿领巾”到“红校服”教育评价之殇(组图)

2011-11-01 20:27:00     作者: 李莉    来源: 北京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教育评价;教育;教育探索;教育机构;教育方式;绿领巾;大学;狼爸
[提要] 绿领巾、红校服,色彩斑斓、花样翻新的学生等级制度让人们大开眼界;贫困生要竞选、不孝顺不能被校长推荐,大学里的评价标准引人深思;“狼爸”靠每天一顿骂,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但曾被称为“神童”的最小博士,却因为要求父母全款买房而迅速成为反面典型。

  从“绿领巾”到“红校服”

  教育评价之殇

  编者按

  绿领巾、红校服,色彩斑斓、花样翻新的学生等级制度让人们大开眼界;贫困生要竞选、不孝顺不能被校长推荐,大学里的评价标准引人深思;“狼爸”靠每天一顿骂,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但曾被称为“神童”的最小博士,却因为要求父母全款买房而迅速成为反面典型。

  刚刚过去的10月,滚滚而来的各种教育观让人思维混乱:我们的教育到底以什么为标准?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绿领巾”

  一条变色领巾 几多“软暴力”

  引语: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

  溯源:学习好、提前入队的学生戴红领巾,而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怎么办?——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委托制作红领巾的厂家,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绿领巾”,10月14日发放给没有入队的学生。学校90多名一年级学生中,约有一半人都佩戴“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一种教育探索,学校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学校的这一“创举”,却令孩子们尴尬不已。放学后,不少戴“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一位家长直言不讳。10月18日,陕西省少工委立即叫停此项做法,并全部收回“绿领巾”。

  观点:“有教无类”的教学理想没能敌过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绿领巾”这种软暴力,体现的不仅是教育者的无知和无能,更是“无爱”。

  “红校服”

  扎眼“红校服” 扎伤谁的眼?

  引语: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包头二十四中一名“蓝校服”学生

  溯源:10月25日,网友“天佑中华A”在微博上贴出了包头一家媒体记者拍摄的未见报照片:在一群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中间,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穿着红色校服,甚是扎眼。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

  据了解,包头二十四中共有1600多名学生,这批红色校服有100多件,主要用以区分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目的是树立榜样,校服由当地一家地产企业赞助。

  校方透露,该校普通学生的校服共分三种颜色:初一学生是白色校服,初二是黑色校服,而初三是蓝色校服。因此,上体育课时,身穿红色校服的优秀生在人群中非常扎眼,一眼就能认出来。面对到访媒体,校方解释称,实行此举曾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他们都同意,而且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全体学生“树立榜样”。据了解,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目前已对此事作出处理,要求学校从10月26日起,停止学生穿红校服的做法,并于一周内收回红校服,并向学生及家长说明情况。

  观点:学校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以“教育”之名,行“反教育”之实;二、拿学生当移动广告。

  “全款买房”

  没有全款在京买房 读了博士也白搭?

  引语: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北航16岁博士生张炘炀

  溯源:9岁读高三,10岁高考,13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今年9月16岁的他被北航录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张炘炀的履历,充满了很多“最”的记录。从10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奇迹、天才,并一次次因自己创造的奇迹而被媒体包围。

  但是,快速的成长给张炘炀带来的,还有与其年龄不符的焦虑感。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

  张炘炀在北航的导师周梦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炘炀在年龄上是有优势,但若不看年龄,与其他博士生相比,他并无优势可言,甚至还算差的。周梦说张炘炀过去的优势在于会考试, 可以说很适应应试教育,但是到博士生阶段, 光会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博士生阶段精通一门课程比通过十门课程还要难, 而不精通是无法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这方面他与其他博士生相比是有差距的,周梦认为张炘炀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业并不容易。他设想张炘炀要准备至少延长一年学业,四年能毕业就不错。“以往他是跳级,现在没有这种可能了,只有延期的可能。”

  观点:“天才”的光环曾经让张炘炀和他的父母收获许多艳羡的目光,但是光环褪去后的现实,却让更多的人不得不深思:拔苗助长的结果,产生的是“神童”还是“怪胎”?

  “狼爸”

  每天挨顿骂 孩子进北大

  引语: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

  ——“中国狼爸”萧百佑

  溯源:继“虎妈战歌”之后,“中国狼爸”萧百佑带着他的新书《所以,北大兄妹》日前抵达上海。他的“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宣言,吸引了众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面对媒体,“狼爸”称当今的社会需要“狼性”,也就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和竞争精神。他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限制他们的自由。他为孩子建立了一个家庭私塾,并定下死规矩——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休息,作业完成得不好,会受到狠狠的抽打。每天,“狼爸”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挨个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课文,背不好的,自然是躲不掉一顿打的,打完以后还得背,一直到会背了才能上床睡觉。

  “狼爸”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在我家,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我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工作,都会给孩子布置任务,随时监控孩子的行踪,而我妻子则是最大的督导师。”“我不许孩子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甚至在广州酷热的夏天,不许吹空调……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我最基本的家规。我相信这些家规是别人家的孩子无法做到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吃苦的精神和勤俭的品质。”

  像“虎妈”一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狼爸”说,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

  观点:又是一个以“最高学府”为终极目标的培养案例。目标的单纯也许能使孩子们如愿到达暂时的“顶峰”。但是单一价值观的教育,不怕培养出又一批张炘炀吗?另外,很遗憾没有听到“三个被打进北大”的孩子的心声。

  “被治”

  高校学生会 成藏污纳垢之地?

  引语:高校的学生会本来应是大学生的自治组织,但在我国后全能主义的大学体制中,它基本上是一个学生“被治”的组织。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

  溯源:“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的一篇文章,日前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

  文章称,如今,各种官场习气弥散于学生会组织,学生会高层成员会为博得领导欢心采取各种手段。学生会高一级干部对下属的领导,是全面的支配关系。学生会干部的产生,是通过内部酝酿、交易、集中、内定等方式产生。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例如,支教保研的机会是不对所有学生开放的,它是学生干部的特权。此外,学生会的学生组织成员,往往还优先享受参与各项活动及交流的机会……

  观点:就像孩子会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高校学生会的运作同样是在效仿社会权力机构。老师文章爆料的是高校学生会的问题,暴露的却是全社会的问题。

  “晒贫困”

  申请特困补助 先看竞选票数

  引语: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辅导员让所有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专业的同学投票,票数高者为特困生,其余为贫困生。

  ——微博

  溯源:日前,一条“‘竞选’特困生”的新浪微博引发热议。据发出这条微博的福州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介绍:大一时,他们专业两个班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名单都是由辅导员定的,结果很多同学有意见;今年辅导员说干脆让全专业的同学来选,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那天,6名申请贫困生助学金的同学上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们看上去都很不好意思,说话声音很小,其中一名男生在台上更是数度哽咽。另一名学生,家庭也比较困难,但因为要上台“晒贫困”,觉得有损尊严,就放弃了申请。

  观点:“想要钱就别要脸”,这就是这所大学教给它的学生们的东西。难以相信连“隐私权”都不懂得尊重的教育机构,居然也可以称做“大学”。

  “不孝不推荐”

  招生看孝顺 因为毕业生不孝?

  引语:有下列情形者,不得被推荐:一,不孝敬父母……

  ——《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关于被推荐学生资格的规定

  溯源: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务员廖某是北大毕业的硕士生;同事也表示,入职半年以来这是一个年轻有为而且彬彬有礼的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殴打特意从湖南老家来深帮他照顾孙子的年近六旬的父母。母亲廖某莲被打了七次,多次被儿子甩耳光,起因都是一些小事。后来,廖某莲搬到女儿家中。之后,父亲廖某光被儿子叫到深圳照顾孙子。结果一次冲突中,廖某光的上衣被撕扯烂掉,左肩膀也被儿子咬得鲜血直流。而最新进展是,昨天下午,廖某跪在父母面前请求原谅。

  观点:最初觉得北大的“校长推荐标准”中提出“孝敬父母”有作秀之嫌,但看到北大毕业生打父母的报道后才明白,原来这是北大的“自省”与“自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本报记者 李莉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